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内涵意义、发展历程等基础理论;针对澳门历史城区保护管理现状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实施策略、具体方式、技术手段等进行系统分类,并做出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针对澳门历史城区典型地段展开了个案研究,经由实践层面的物质性实证研究,提出具有技术针对性的保护管
中国近代史上,反清革命领袖中有一半是湖南人,同盟会中湖南籍成员最多。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在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编写了《澳门回归大事编年(2010~2014)》,主要反映了五年来澳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交往等领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力图在内容、体例诸方面有所创新,为中央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和读者提供内容完整、材料翔实、叙述全面的参考资料。
万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早在西汉时期,万安五里村刘屋背就是南海国王城所在地;元末至正年间又有勤政爱民、刚正不阿的县尹魏侃夫在这里安家落户、为人民筑城防寇,办实事。现今万安的捷文村又是全国林改策源地,得到了习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为挖掘万安古镇独有的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及现在的辉煌奋斗业绩,了解古镇万安的
《海南历史文化》第五卷分为“本卷特稿”、“海洋文化”、“沿海平原文化”、“黎族文化”与“农垦文化”五个专题。“本卷特稿”中曹锡仁教授与周伟民教授的两篇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海南所面临的机遇与选择,以及在“中国梦”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独具特色的“海南梦”的问题;其他四个专题分别就海南不同区域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2年,川兵哗变,西藏噶厦政府驱逐川兵和汉族官民,公然宣布独立。英帝国主义在西藏兴风作浪,公然运作西藏脱离中华民国。至1934年,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已失联22年。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在拉萨圆寂。
在宁波博物馆建馆之际创办的,该集刊以“自由思考、大胆求素、传承学术、创新理论”为主旨,以文化的多样性,学术的前沿性和鲜明的学科性,图文并茂,装帧、版式的国际化为特色,自2008年12月始,每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两辑,仍以集刊形式发表当今国内外博物馆领域乃至与浙东文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成为实践中国博物馆科学发
梓潼历史悠久,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置县。文昌文化的发源地七曲山大庙、汉代李业阙和卧龙山唐代摩崖石刻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翠云廊穿境而过,核工业基地旧址“中国两弹城”和众多的红军遗址使全县形成了“两城、三山、一水”的旅游风景大格局。《梓潼史话》向读者介绍了梓潼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
《边疆到门户:抗战时期云南城市发展研究》对抗战时期云南地区的城市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紧紧围绕转型与开放两大特征,从城市体系到城市类型再到区域城市,阐释城市诸多领域的“变”,同时,也进一步深层次地探讨城市的“不变”。《边疆到门户:抗战时期云南城市发展研究》共分为六章,分别就抗战前云南城市发展与区域开发概况、内迁与抗战时期
《南城探源》是南城历史文化遗产成果汇编,集中展示了南城的文化遗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以及金石文物等相关遗迹遗物)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对于研究地方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是南城历史文化遗产成果汇编,集中展示了南城的文化遗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以及金石文物等相关遗迹遗物)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对于研究地方史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