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八版遵循大陆法系规范出发型民事诉讼的法律思维传统,深入浅出地阐发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系统、准确地阐述民事诉讼法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权利保护的诉讼目的观和正当程序的价值理念,塑造他(她)们健全的程序法律思维。在内容上,结合*人民法院2015年2月4日颁布实施的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做到权威性
本书选取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时间段,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从*到胡锦涛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论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新要求,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从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农村经济发展、区域贸易与市场网络、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统治结构与地方秩序、教育、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及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对1644—1911年间以四川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区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作了系统分析研究。全书综合运用社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城市改革中出现的贫弱群体问题得到了相应重视与治理,针对性的政策关乎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对国家的寄托,成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重大战略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本书在全面梳理政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改革开
本书稿以笔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近世中国的社会本位司法理念及其历史文化基础》为基础形成,又适逢笔者申请的教育部2016年度研究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下我国司法运行模式变迁研究(1949-2014)》获得批准,遂将研究视角集中于共产党的“人民司法路线”之形成、发展及独特逻辑。笔者以晋察冀边区太行地区的近百个案例作为素材,既分析
本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以政治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分析。首先,本研究在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分析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分析框架。然后,承接“政府-市场-社会-基层”的结构化思路,以国有企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改革以及乡村治理改革为案例,对不同经济社会事务治理领域之内政府
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是针对聘任到管理岗位上的职员,重新拟定职级、薪酬、考核、培训等模块以求提升管理效率和促进职员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职员制度研究(身份岗位与职业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学者文库》立足于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使命,从组织特征、组织变革、制度变迁的视角重新推演职员制度改革的脉络,研究发现事业单位
作为一种20世纪90年代在美、英等西方国家蓬勃发展的崭新志愿服务形式,家庭志愿服务被证明对志愿者家庭、社区、志愿者组织乃至志愿者用工单位有着广泛的正面影响。在我国,目前在上海、成都、深圳、中山、北京等少数地方尝试推动的家庭志愿服务要么很快失败,要么陷入低度发展困境。本书以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动的“志愿家庭行动”为研究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国民带来极大的震撼,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激起社会各界的愤慨,并引发国人奋发图强的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和外交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李斌著的《拒日图存(中国对日二十一条交涉及其影响)》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的预谋、背景、过程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论述
《全球秩序》主要包括大国秩序,全球治理,国际战略,新兴行为体等栏目,致力于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政治类集刊之一。《全球秩序》力图将学术与智库相结合,打造成为带有学术色彩的国际事务论坛和平台,其研究话题具有时事性和一定的前瞻性。众位学者专家、智库研究员等在这一平台各抒己见,以科学的研究方式、翔实可靠的论证,共同为国家政策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