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是地理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是进行地形分析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测绘、遥感、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农林、灾害、水电工程及军事等领域。本书作为“数字高程模型”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紧扣课程教学大纲,以实验为核心组织内容,设计了多个专题实验和综合实验,其中专题实验又包括基础实验和自主实验两部分。各部分的实验由浅及深,具有一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重点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DBMS)领域已经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空间数据模型、空间索引等),同时进一步介绍了空间查询优化、空间并发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讨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可作为GIS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空间数据
《现代地籍测量(第2版)》是作者李天文等根据多年地籍测量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并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11章,第1章至第4章分别介绍了地籍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第5章至第7章分别阐述了房产调查、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方法技术;第8章至第10章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突出介绍“3S
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全面介绍地理信息科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理论基础、技术体系、软件系统、工程方法和应用领域;讨论认知、认知科学、空间认知和地理空间认知的理论、方法和基本过程;介绍信息与地理信息概念;探讨基于对象、场和网络的地理实体矢栅结构的描述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的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并分析总结了上一版教材的应用情况及ArcGIS10软件新特点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书中主要介绍ArcGIS的应用基础、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地学分析实例。内容包括ArcGIS简介、ArcGIS应用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GIS空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涉及地理空间数据库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地理空间实体的计算机表示方法、基本数据结构、地理空间数据的物理组织、空间索引方法、空间数据模型、数据库体系结构、关系数据库接口技术、空间数据库引擎(SDE)、地理
本书以ArcGISServer10为示范软件、以Flex为客户端、以.NET为服务器端,全面、系统地讲解WebGIS应用开发,包含大量的代码实例。主要内容包括WebGIS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ArcGISServer的体系架构、各种API对比、GIS服务的发布与管理、CIS服务的RESTAPI、客户端API(ArcCIS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着重阐述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分析方法的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分析的思路、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方法、地理网络的表达与分析方法、空间插值模型、空间数据不确定性分析原理、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及元胞自动机模型等。在介绍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通过研究实例展示如何利用这些方法
本书是在充分研究和分析GIS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作者李满春多年从事GIS设计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以及主讲南京大学国家精品课程“GIS设计”的教学经验,结合GIS学科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实践成果编写而成的。书中详细论述了GIS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内容、技术方法、组织实施过程及相关规范与标准,并系统介绍了GIS设计与实
《GPS定位技术与应用》重点介绍了GPS定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列举了GPS在经济建设多个领域的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GPS卫星运动轨道及卫星定位信号;GPS定位基本原理;GPS定位误差分析;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与实施;GPS测量数据处理;GPS接收机;GPS定位技术的应用。《GPS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