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历史上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本院不仅成为完全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特别是进行学术整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调查研究计划。这一计划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其中,中国农村调查是基础性工程。从2015年开始出版的《中国农村调查》便是其主要成果。学术研究是一个代际接力、不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这使得抗逆的过程成为联系宏观结构和微观个体之间的桥梁。陈岩燕著的《城
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运动,因横跨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叠加效应大,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现象。进入20世纪70年代,应对学生抗议仍然是美国大学和学院的中心事务,学生激进政治成为政府和公众忧虑的一个社会问题。但是,这场运动却在70年代中期“突然”消退了,这与当时众多美国学者的预测完全相反,成为一个值得
2009年,政府承诺向公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诊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但现行损害赔偿制度诱导防御性医疗、阻碍基本医疗制度的推行,因此,医疗损害赔偿理论需作相应修正。本书基此对基本医疗背景下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一书全面响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纳入广义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范畴,针对当前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点,在总结实践经验、反思常见误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危机应对的十大策略。本书具有两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一是实用性强,全书各章均采用以案说理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非洲频频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的头条,新殖民主义债务帝国主义甚至流氓援助国这样的奇谈怪论不绝于耳。事实上,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仅仅是提供援助吗?援助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一带一路真的是到处撒钱吗?西方国家真的如好的基督徒一般无私帮助非洲吗?或者说,援助真的可以拯救非洲吗?这些问题都是国际发展学科的研
本书以新疆为分析案例,就该地区存在的分裂主义现象做了国家认同、国族认同方面的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认同观出发,进行理论阐释——国家认同与多民族的认同政治;第二,探讨国家认同与分裂主义的关系;第三,以新疆为对象,分析新疆自近代以来国家认同危机和分裂主义产生、演变、升级的历史进程;第四,针对反新疆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本报告围绕影响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若干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成就,分析问题,并在汇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报告由一个总报告、十二个子报告和一个附录构成。
这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专著。左翼政党联盟在西欧国家由来已久,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个案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国别与地区相兼顾等研究方法,详尽梳理了二战以来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起源、动因、发展历程、结盟形式、制约条件、未来走向等,透彻解析西欧左翼政党联盟兴衰成败的规律性特征及其对西欧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哲学理念正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从愿景到实践,从国与国之间的共同体、区域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书从人类文明、全球化、共产党人使命、科学社会主义、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视角,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