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仁木富美子对自己八十多年人生的回忆和总结。在中国山东度过的童年、日本战败后的混乱经历让仁木学会直面战后的生活:当教师,培养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下一代;参与日本教职员工会,追求平等雇用,提升妇女地位;多次访华,组织援助中国的贫困山区;在日本建立和平图书馆,整理并保存日本侵华的罪证……
本书从中国古代社会白银货币的使用出发,(一)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白银货币的起源、白银与丝路贸易的关系;(二)重点研究了银锭器物本身的技术问题,从科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古代银锭的器型、合金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手段研究其铸造工艺,探讨铸锭范型、浇铸温度、白银纯度、浇铸方式及其与银锭丝纹、蜂窝等外观形态的关系,以及铭文(戳记
本书收录了翁文灏与抗战有关的档案史料,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前政治、经济与外交;二是战时工矿建设,这是主要部分,其中又分为国防工业建设计划与实施、吸收和利用外资等十七个方面;三是战时贸易与财政金融;四是战时政治、行政、科技、教育等;五是复员计划与战后接收。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手专题档案文献,是研究战时翁文灏及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研究。顾颉刚、周予同、侯外庐、张荫麟、蔡尚思、王叔岷都是重要的史学家,他们或以辨伪考证著称,或以研究经学史、思想史见长。本卷刊发的相关论文,深化了对这些史学家的研究。外国史学研究的文章都运用了多门语言的基本史料和
徐克勤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找矿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1947年在湖南瑶岗仙发现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现安徽凤凰山铜矿,马山硫铁矿以及南京岔路口硫铁矿;1954年在攀枝花铁矿调查,确定了矿床特征成因及其规模;1
《观念的价值》一书,讲述一个年轻的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走向都与对信息的获取有关。越是开放、越是拥有强大的信息量,那么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这是除了历史角度、政治维度外,从科学的视角来审视文明的演进,很有新意。
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突出表现吉祥文化的主题,搭建三地文化交流、共享、展示的平台。分为居家篇、艺术篇和礼仪篇。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为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本书是作者20余年来在襄阳从事考古研究的部分成果结集,选取了作者在部分文博刊物、学院学报和文集刊发的22篇论文,其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雕龙碑文化遗存研究、楚文化研究、秦墓研究、三国、明代考古学遗存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器物学研究,是第一本襄阳考古学
本书收录的是为重庆大轰炸对日民间索赔诉讼而撰写的12份鉴定书。为提起和推进这一诉讼,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共13人,近十年来在中国受害者及其家属、中日律师等的倾力支持下,作为志愿者坚持不懈地进行大量的档案调研、原址查勘和口述访问,撰写出12份鉴定书,着重揭露侵华日军对重庆、成都、乐山、自贡、松潘等地不分军事目标与非军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