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论丛》是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等领域为研究重点的学术集刊。本辑从内容来看,包括《略论“一带一路”与新疆——兼谈新时期我国的民族》《柔然与西域》《<杨文思墓志>与北朝民族及民族关系》《匈奴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和体育发展》等,从不同方向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主体之间的交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夏商周时期考古的专题论文集,共计收录论文33篇,包括“新石器时代考古”、“夏代考古”、“商代考古”、“周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综合”、“理论与方法”六个专题。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中原地区龙山至商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谱系、变迁过程与发展动因研究,一是北方长城地带新石器时代至
本书收录了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31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规划、环境与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
2016年是中国一印尼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一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对接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一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印尼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情发展纷繁复杂,尤其是印尼的政局更为复杂多变,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中国一印尼双边关系的发展。本书对2015~2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独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受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明王朝“调北佂南”“调北平南”“调北填南”引发大量汉民移居安顺,屯堡人将母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的多元文化生境中,在与周边族群的互动中既保持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又不断地吸取周边族群的文化养分,建构成独具一格的屯堡文化,较系统和完整地保留
本书收录了《早期中国说》《中华人文传统与古国兴衰》《试论泾水中上游地区的商代文化遗存》《汉中盆地出土商代晚期青铜器反映的祭祀模式》等考古学文章。
本书编著者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湾李村发掘战国晚期秦基596座、汉墓94座。596座墓葬可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为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戏邑”“丽邑”内居民的墓葬区。94座汉墓可分为西汉中期、西汉晚期、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五段,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汉代中下层平民的
魏国(公元前403-前225年),姬姓,其辖地包括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南部,陕西、河北部分。战国初年,魏国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是*早任用布衣卿相的诸侯国。平民中贤能之士的大量选拔任用,成就了战国初年魏国的霸业。魏国是法家文化的发祥地,李悝所制定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后世封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