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信在抗战时期,血气方刚,有上战场杀鬼子的勇气。在国外留学多年,1956年听到新中国向科学进军的召唤,立即回归。郭可信是晶体学家,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创始人之一。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学术上务实求真,不畏**,而且视野广阔,及时选准研究方向,既勃勃雄心,又一丝不苟地部署和治学,带领中国电子显微学界走
近年来有关中华文化的图书多由于追求面面俱到,缺少对人物和史事的挖掘和研究,通俗性、普及性与学术性未能很好融合。《关陇文化--汉唐盛世的见证》以既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又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关陇文化为视角,从黄土环境、特色饮食、传统民居、历史服饰、特色艺术、民族风情等方面着眼,研究关陇文化的形成过程与独特价值,由近及远、由今
历史水文地理学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这一分支学科以来,距今已将近30年。但其进展一直缓慢,至今未见有历史水文地理学的专著出现。本书以山西晋西南黄河的一级支流涑水河为例,基于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对流域河道变迁、水文特征、洪水灾害以及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对历
《海南历史文化》第六卷聚焦海南教育名家唐胄,从思想与实践、诗文研究、生平家世、影像志录四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唐胄的思想与成就,在思想与实践方面,重点论述了唐胄礼制思想、儒学思想、外交观念与海洋意识;在诗文研究方面,谈到了唐胄诗歌的满纸高风、别样情怀、对“仁”思想的诠释等;在生平世家方面,对唐胄的生平事迹、文献年谱等进行了考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青铜敦的著录与研究简史;青铜敦的定名与功用;青铜敦的类型学分析;青铜敦的分期演变;青铜敦的组合;青铜敦的区域分析;敦与相关器类的关系等。
《重庆市开县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与研究》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年来开展的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重庆市开州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与相关研究工作。本书融合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多年来开展青铜器保护修复的实践工作积累和科学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重庆地区青铜器保护修复及相关问题研究的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文明古国之一。它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古城堡、古教堂等历史遗产,是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埃塞俄比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已经成为非洲增长很快的经济体之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联盟、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亚在本地区外交事务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本书汇集19篇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全新研究成果,从西方新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角度,对婚姻、卫生、慈善、玩具、性恋等主题展开探讨,并总结其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指引此领域研究者的方向。此文集不但展示全新研究成果,而且为研究者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对社会文化史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书收录洞庭湖南部新湖遗址、蔡家园遗址、大通湖遗址、玉竹包遗址、石咀头遗址、漉湖遗址、泞湖遗址、铁铺岭遗址8处先秦古遗址发掘资料,时代经历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商周时期,其间没有大的缺环,改变了之前对洞庭湖南部历史文化面貌的认识,是研究洞庭湖南部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受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的委托,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馆藏的108件金属文物开展了保护修复工作,《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报告》正是这次保护修复的工作报告,记录了这项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修复技术和项目管理这两方面的得失进行了总结。本报告对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可为同行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