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本刊特稿;孙奇逢研究;专题研究;文献研究;读史札记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8世纪中国的反正统政治思潮、孙奇逢学术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从《理学宗传》到《明儒学案》——“以经学济理学之穷”视角下学案体史籍初论等。
本书分为概览;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外交共八章,内容包括:国土与人口;宗教、民俗与节日;特色资源;原始社会;上古简史;中古简史;近代简史;现代简史;当代简史等。
《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所收为作者于2004-2014年写成的四篇学术论文。其中,第一篇考察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对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等进行了学术分析。第二篇用案例的形式来说明黄帝与炎帝历史文化的同与异,对防风氏的起源,以及祭汤祈雨和民众精神文化的关系予以剖析。第三篇从德、政、刑的角度人手,探讨引礼
本书内容包括:什么是当代中国史及其研究;如何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如何看待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等。
本报告是河南巩义窑2002~2004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巩义窑址为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包括站街镇的黄冶唐三彩窑址和北山口镇的白河瓷窑址。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对巩义市黄冶窑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共开挖探方、探沟42个,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掘
本书专门叙述作者自改革开发以来醋果考察30多个的的自然风光、城市发展与社会民情,,以记事、散文和特写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亚洲、南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国家爱的风物,并有照片、作为作为附录,生动、活泼、有趣的文字构成本书的特色,使人阅读后受益良多。
本书结合气候、地理、环境变化、历史、考古等多个学科知识来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游牧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特别作为游牧及游牧经济发展的首要工具马的驯养、马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结合众多资料确定了游牧经济的起源地,以及游牧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情况。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群在红铜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迁徙、商品的运输和贸易情况,中亚东西部及欧亚
本书是为纪念钱临照诞辰110周年和钱令希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文集包括两位院士的众多珍贵照片,以及二十多位弟子、同事、朋友以及家属撰写的纪念文章。纪念文章从不同角度回忆和记录了钱临照和钱令希两位院士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以及科学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缅怀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以及科学严谨的治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山西档案》开辟"山西名人访谈"专栏,从2012年到2013年连续两年12期刊载山西当代文化名人12位。他们有古建筑专家、书法家、国画大师、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成绩卓著,蜚声海内外。开辟此栏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彰显三晋大地文化名流的成长经历、学术成果及影响。意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