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姑遗址位于郑州西北郊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是一座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城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2-2004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对遗址进行了连续的钻探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入选200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本图录为大师姑遗址2002-2003年考古发掘所出土的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
《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第29辑)收录的论文主要讨了企业管理、农民抗税抗捐、慈善、婚姻、高校内迁、保甲制度、国民兵*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视角独特,史论结合,极大地丰富
本书紧紧围绕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线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经过、处理过程以及其中各方的矛盾和态度、事变的影响等。本书依托详实的历史资料,对西安事变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真实、全面的西安事变。
近年来,郑州地区考古大发现接二连三,令人眩目,使人震撼。这些大发现颠覆和更新了人们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重构了中国上古史,有17项成果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重构中国上古史的考古大发现:郑州地区重大考古发现纪实》请参与这些大发现的考古工作者以文学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记述他们
21世纪东西方文化博弈的实质,说到底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向人类社会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场博弈中,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我们的文化。基于此认识,本书阐明了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礼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全书论理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活泼,举例形象生动,读后发人深省。
1762-1855年是俄罗斯帝国鼎盛时期,亦是俄罗斯思想文化的辉煌时代,同时也是旧制度的优势和合法性消耗殆尽之时期,更是民族、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大变革的前夜。 《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关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内部结构的演变、统治者帝国治理观念的转变、帝国意识形态的变迁、俄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转
《“心上”的日子:关于西和乞巧的情感人类学研究》是一本情感人类学方面的民族志,尝试将西方情感人类学理论运用到中国的经验研究中,同时借此反思西方人类学对中国人情感生活的表述,并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一对地方性概念--"心上"与"狂耍"。《“心上”的日子:关于西和乞巧的情感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从国际关系视角探讨了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文化格局,借鉴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理论,根据中国国情,针对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出了理论框架,创建了评估体系,设计出包括50多个问题的针对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中华文化印象调查》问卷。通过国际抽样调查公司运用网络"在线可
《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公元前5世纪末的近三十年里,古典世界被一场冲突撕扯得四分五裂,那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其历史背景之下,这场战争的戏剧性、决定性和毁灭性可以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希腊人同室操戈:一方是雅典人,他们拥有辉煌的殖民帝国、民主制与政治权利的丰富传统,以及光辉璀璨的文化成就;一
朱子说:“五方皆有性,千里不同风。”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民俗是历史发展变迁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民族礼仪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也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中国人应知道的民俗知识》是中华民俗知识的浓缩与精编,内容贴近生活,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涵盖面广,涉及中国人的饮食、起居、服饰、节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