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与国家方略》的主题涉及中国在当今世界上所处的战略环境、价值追求、身份建构和外交调整等较为广泛的国际战略议题,涵盖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和政策建言等方面,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诠释方法等,力图多元多维地展示当代中国对外战略的现状和未来。
国家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京总统对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自觉认知、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普京主义”思想体系。本书着重梳理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历史演变的主要脉络;分析“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揭示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与现实政治经济外交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探讨俄
15世纪是大航海拉开序幕的时代,中西方在对待大航海的态度上表现出极大差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都曾动用海盗手段,大肆劫掠亚洲商人,它们相互之间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也争斗不已。而中国明清政府则本质上对本国商人出海贸易持禁止或压制状态,王直集团、郑氏集团等抗衡西方劫掠的海商集团均被看作海盗而遭到打压,致使中国丧
本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心智障碍、残障与性别、残障与法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书中作者们深入“田野”,直面真实世界,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话语和理论,以中国签署和批准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圭臬,以“基于权利的发展”这个全新的残障理念与国际人权标准为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跨境货币流通问题,而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则为此带来了新的机遇与风险。本书结合这一背景,分析比较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货币政策与制度实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SDR框架下人民币区域化存在的法律问题,并集中从法律制定、法律实施两大方面论述相关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逻辑起点,探索中国改革的基本逻辑与理论渊源。书中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规律,界定了主导生产要素的概念;从农村改革的尝试探索,到企业改革的铺开和向城市推进,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进行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改革,沿着中国改革的路径,从上述基本理论出发进行剖
本书力求全面反映中国禁化武履约工作情况,客观展示中国履约成就,记录履约重大事件,收录履约重要文献资料,为各级履约主管部门和履约企业学习交流研究履约经验和做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为增进社会公众了解关注履约工作提供一个新的窗口,从而更好地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良好的履约形象,进一步激发全国履约工作人员做好履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书首先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建设的密切关联;进而着重探讨了开放发展理念对于中国社会工程建设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现实价值主要围绕精神家园的构建、社会制度体系的完善、社会运行机制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展开。对于应当怎样在社会工程建设中坚持和运用开放发展理念,本
为推进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引领都市社会工作的探索,不断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向纵深发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决定出版发行《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学术集刊。本书是一辑,主题为医务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长期住院患儿社会性需要与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研究、沪台医务社工的比较研究、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者就业状况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本书是北方民族大学冯雪红教授历时三年对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的田野调查之作。作者以青海玛查理村、果洛新村、和日村三个藏族生态移民新村为田野点,透过对三个村落各自独立的田野报告的呈现,审视和了解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的整体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