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区域协同治理主题,总结《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取得的成效,诊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从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京津冀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京津冀交通网络互联互通、京津冀协同治理创新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全面分析区域协同发展的趋势,针对性地提出十四五时
本书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加强决策咨询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化的工作。书中以2021年江苏发展为主线,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和公共管理等,采取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进行高度概括与深入分析,内容全面、视角多元、数据翔实。它既是对江苏经济、社会、文化工作的总结与展望,又能为相关部门提升治理水平提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部分为本书的章至第五章,分别了研究了小康社会的演变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第二部分为本书的第六章至第九章,主要从经济建设、脱贫攻坚、城乡融合
《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是海外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学术成果。卡里·托克教授基于多年来对中国的研究,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九大支柱,即有耐心的资本、具备竞争优势的高铁技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工业化的扩展、全球化3.0版本、人民币国际化、强力政府、娴熟的外交和儒家道德观。全书既全面分析了一带
本书构建立了一个创新性的理论框架(环境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创新地在其中纳入不同行业、考虑环境规制的行业差异,并加入分配机制、劳动力流动及其搜寻-匹配过程,进行了贴近现实经济规律的量化模拟,剖析了环境规制的分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最终从环保、公平、效率全面协调的角度评价了政策的利弊得失。据此本书提出各类环
本书以“新时代沿边开放”为主题,紧紧围绕当前国家关于促进沿边开放的总体部署,紧密联系沿边九省区的发展实践,以总报告、理论篇、实践篇、政策篇等形式全方位、广视角、多层次地分析了中国沿边开放的历程、成就、问题及趋势,深入探讨了全面促进沿边开放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本书汇集了我国各大高校研究学者、沿边九省区商务主管部门专家等多维
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时提出加快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同沙特“2030愿景”对接实施方案。在此背景下,浙江在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的过程中与沙特的双边合作不断加深。本书凝聚业界、学界各方力量,深入解读了沙特新发展纲要“20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远景的开局之年,也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下艰难前行的一年。基于对国内外环境的系统研判,中央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战略,
本书在回顾和总结城市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从政府、市场和公众视角来审视中部沿江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演化进程和未来路径。本书采用多种计量模型,注重可视化表达,与实践紧密结合,内容翔实,可为该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
本书汇集了以中国为主的各国青年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观察和理解,内容涉及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经济转型、金融改革、农村电商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等热点话题。作者既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经济学家,也有来自世界500强公司、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