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筹备出版的系列辑刊,计划每年出版1-2册。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本辑收录论文12篇,书评4篇。
《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结合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新疆天山的科学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新疆天山的自然地理、生物生态、自然景观、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旅游开发、保护管理等,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学专著。
《当代港澳研究》是目前国内唯yi一份公开发行的港澳研究专题刊物,也是很早创办的港澳研究学术刊物之一。刊物由国内港澳研究的主要学术机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集中刊载有关港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港澳与内地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充分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是港澳
本书对近代以来活跃在藏区尤其是滇藏间各民族商号的生成兴起、主要人物的经历、经营路线、范围和特点以及兴衰变化,进行了较系统全面而生动的挖掘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各民族商号之间形成的商业经济、手工艺及技术、人口及婚姻、习俗、宗教关系,以及情感、观念和意识认同等互动关系进行了难能可贵的铺陈梳理和分析研究,并对诸种互动关系的作用
瑙鲁位于南太平洋,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陆地面积21平方千米,划分为14个行政区。瑙鲁不设首都,行政管理机构位于亚伦区。20世纪中后期,瑙鲁依靠开采磷酸盐矿成为南太平洋地区富有的岛国。进入21世纪以来,磷酸盐矿储量日益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影响,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书全面介绍了瑙鲁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
一本书读懂华夏古建筑!中国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很高的审美价值。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有其独特的建筑理念、结构体系和风格特点,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空间意识、哲学观念和艺术水平。全书对中国古建筑的样式、形制、美学风格等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讲解,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图文并茂,激发人们的想象和思考,引领
本书内容包括:北魏平城布局初探;北魏平城双阙考;北魏墓葬出土陶俑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装饰纹样;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北朝瓦当研究等。
本书是2015年7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暨韩维周、安金魏、邹衡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论文集。全书共收入论文24篇。内容涉及“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嵩山及周边地区夏商周考古研究”、“嵩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几个方面。
从世界遗产的高度、从生态学的角度,邀请北京与贵州省*有名的的专家,一起筛选贵州省内100个*影响力的生态地标,探讨生态价值、生态功能,对当地的生态影响与生态故事。本书是和贵州省林业局的官方合作,本书作为2017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会议用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报道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13年-2014年对老司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全部资料,包括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区、堂坊包出土的房屋建筑、城墙、排水沟渠、道路系统等,以及大量的建筑构件、陶瓷器、动物骨骼。这些材料不但是对2012年以前老司城考古发掘资料的补充,也是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需要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