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本期为第十四辑,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讲师桂涛。本辑共收录《清华简<摄命>“受币”考略》等论文十三篇,以及2019年度台湾地区地区与国外中国法律史研究论著目录。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
广西民间独特的传统诉讼观念,对于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其与现代司法理念在价值取向、现实利益、终极目标等方面的共通性应该得到发掘和利用。本书密切结合和谐乡村的实践和理论,通过对广西民间进行实践考察,把握广西民间传统诉讼观念的基本特点与内容,并发掘其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共性与一致性,从而寻求
本书从我国公用事业垄断经营格局的现状和成因入手,分析公用事业垄断所产生的投资效应、产业效应、消费效应和收入效应,在公用事业领域的营业准入、公共产品交易的具体过程、公用企业经营的多个环节、公用事业垄断的损害赔偿四个层面,对公用事业垄断经营整体性法律规制作立法安排和制度设计,并针对典型个案提出相应的改革途径、法律规制与立法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为庆祝建所60周年,特出版丛书“《法学研究》专题选辑”(丛书主编为李林、陈甦),以专题形式汇编建所以来发表在《法学研究》上的在理论上学术水平较高、在实践上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有一定影响的文章,再由主编撰写两万字左右的“导论”放置文章之前,系统梳理本专题多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本丛书拟出版15本。本书
刑事法治建设和刑法学研究的历程是一个贯穿刑法理念之研究、革新的过程,各种理论五花八门。这些“革新”表面上似乎在关注刑法的适应性和社会性,关注个案的正义,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冲击或销蚀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意蕴,这可以为明显地体现在以下的论争中:一是对于刑法确定性的讨论;二是对于“风险刑法”的激辩;三是“敌人刑法”理论的出现;四
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在增值税、所得税等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教材根据税收法律和征管的实际情况,结合作者多年税法课程的教学经验,探讨税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实务。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和各主要税种,讲述了各税种的基本原理、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税收征收管理。全书分为十
本书主张通过类型化的法学方法来分析和建构我国的预约合同制度。我国新出台的《民法典》中关于预约合同的规定比较简单,而以往立法中并无关于预约合同的规定,预约法律制度系通过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建立。而且如本书所主张,因为我国民法依循德国民法脉路,所以德国民法上不重视预约制度的思维模式也影响了我国民法立法和学说上对预约制度的研
本书以市场经济法规为基础,对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内现行的法律法规,从建设工程法规体系和法律责任,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法律制度,建设工程用地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律制度,建设工程从业许可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招标与投标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设工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主要针对不动产法律理论和实务等所涉各项领域进行专题研究,每辑设有论坛聚焦、理论探索、实务研究、学术争鸣、评论、域外采风等栏目。本书为2020年第1辑,以“《民法典》编纂中的不动产立法”为专题,围绕民法典物权编立法、农地三权分置、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
令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产生早,影响大,但学界研究却较为薄弱。唐前的令主要包括君主的诏令、单行令及令典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难度较大;而本书主要关注的是魏晋令问题。本书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研了魏晋时期何以形成了编修律、令典之潮流,进而梳理了魏晋时期令典的编纂史及发展演变史,并试图通贯地考察魏晋令典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