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陆征祥与亲朋故友往来的700余通手札。陆征祥与清末民初时期各界人物的交往在书简中留有不少痕迹,如其与顾维钧、王正廷、林森、黄郛、张群、马相伯等人的通信。其中数量最为集中、史料价值最为突出的是陆与其契弟刘符诚的往来手札,这批书信开始自1932年,直至1948年11月18日陆征祥“最后笔迹”,详
李文华院士是国际知名生态学家,在林学界、生态学界和资源科学领域享有盛名。本书记叙了李文华院士根据环境条件、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学术成长经历——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研究,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再到生态农业复合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最后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范畴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展现
本书是对贵州省锦屏县苗埂村落民间所藏的张氏家族文书,按照归户性进行了分类整理、点校和注释。书中共收录清代中后期以降的贵州省锦屏县张氏家族文书339份,包括契约文书、诉讼词稿、山场清册、礼单账簿、官方文告、私人信函等多种类型,集中反映了两百余年来清水江下游地区一个族群边缘地带村落家族在土地制度、租佃关系、宗族活动、司法诉
本书为2020-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的采访实录,以每位获奖者的成长经历、奋斗故事,对于科学、研究与人生的思考为主轴,同青少年读者、科研工作者展开一次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谈”,进行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探索,用获奖者的科学精神和专注的工作态度激励、启迪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喷涌奠定坚实的科学思想基础。
郝克明先生(1933-2023)曾担任北京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等职务。她长期致力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领域成果卓著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3年1月13日,郝克明先生逝世,来自
本书内容包括:童年时代;寒窗生涯;成家立业。具体内容包括:献给母亲的歌;童年生活;随父经商;幼年耳闻目睹;改地换天;小学崎岖;初中风云;高中艰辛;大学波澜;接受再教育;军垦战士;新的征程等。
本书以丰富的影像资料,从学生时代、学术活动、为人处世、家国情怀等多个角度,细致入微、全面立体展现了金翔龙院士求学、科研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强海国士的风采和魅力人生
本书旨在揭示钱穆先生的文化观、道德观、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进一步挖掘钱穆先生的文化-道德观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文化建设方面,试图增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重要特质和核心精神的认识,进而加强人们对中国文化精华的认同和自信,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道德建设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延续和培育中
《光与热的奉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的故事》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一本文集。书中描述的是研究所通过国家战略使命牵引,在红外与光电科学技术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科学家的故事,集中梳理并刻画了研究所的两院院士、专家、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的群像。本书通过采集科学家们和创新团队的成长历程
本书是从近代报刊中摘录的有关龙云的资料。龙云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步兵科,任唐继尧侍从副官。从1927年至1945年,主政云南18年之久。本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为《申报》卷,收录了1922年1月至1949年4月《申报》关于龙云的相关报道。第二卷为《大公报》卷,主要整理的是《大公报》(天津版、汉口版、香港版、重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