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本书旨在探究并梳理《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
本书从论证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学科化依据开始,顺着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现实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具体探讨和回答了如下问题:马克思主义女性学何以成“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女性学?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理论体系有哪些?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的中国实践体现在哪里?本书的特色在于从学科意义上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女性学,并结合
《马藏》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的汇纂。《〈马藏〉研究》第三辑收录的论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藏》编纂与研究”课题组近一年来部分研究成果的汇集。大部分作者都参与了《马藏》第一部至第四部的编纂工作。本辑的论文,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经典著作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图景、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
本书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洞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集。本书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党史与党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研究、域内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视角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21)》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的,是马克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的第七个年度报告。该报告从2021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专论和研究进展,以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七个二级学科学术发展,论述了2021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情况。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异化劳动”和“劳动过程”为线索,探究异化劳动理论与劳动过程理论共同发展的脉络,进而勾勒出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线索,并将它运用于现当代资本主义劳动问题境况的分析。书中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第一,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脉络;第二,劳动过程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异化劳动理论的关系;第三,异化劳动在现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本书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体系和三个基本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方法体系、实践样本,探索和总结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体系,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规律,进而从方法论体系层面充实马克思主义理
《哲学的贫困》是1847年马克思针对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一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科学阐释的经典著作。全书在阐明《哲学的贫困》一书的写作动因、产生过程、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传播状况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方面批判了蒲鲁东唯心主义经济学,科学阐述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法兰西内战》是集中、完整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理论和国家学说的论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书结合《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法兰西内战》的写作背景、产生过程、主要内容,深入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政治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过渡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对这部经典著作进行了全面导读。全书介绍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文本概况,阐述了该著作的自然观、实践观、人学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历史观、资本主义观、未来社会观,并对这部著作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及对当代的启示作了全面解读,有助于读者了解和领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