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研究论丛(第十五辑)为亚太研究院连续性出版物的第十三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东北亚研究,东南亚研究、南亚研究、中亚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其中东北亚研究5篇,东南亚研究5篇;南亚研究4篇,拉丁美洲研究2篇。其中有9篇是校内学者写的,校外学者写的有7篇。东北亚研究一栏中收录了5篇文章,涉及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政治和文化方面
书稿采取论述与比较分析的研究思路与写作方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多学科知识对中东城市化与社会稳定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以历史学为主,同时吸收和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考察中东化特点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引发的城市社会结构进行解析。由于城市化与社会稳定研究涉及多学科,所以本文
《中亚研究》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亚研究》主要刊发与中亚、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等问题相关的文章,主要涉及外交、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本集刊为2018年第1期,总第6集,本集刊分为六个部分,即中亚历史研究中亚宗教研究中亚国际法研究阿富汗研究中亚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研究,
中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商人就去马来半岛从事商业活动。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马成为东盟中*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马建交以来,两国不断拓展和深化双边关系,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广泛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两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法移民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和普遍的政治议题。冷战结束后,国家和国际层面都表现出对非法移民不妥协的态度,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和途径。东盟域内的移民流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迅速发展,以经济移民(劳动力移民)为主。非法移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发展成为*快的一种迁移形式,泰国和马来
本集刊由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组稿,内容主要涉及中东地区历史、语言和文学。一年两期。本期侧重于中东文学和历史。主要文章有:《当代埃及小说中的南方地区》、《对卡德尔?阿卜杜拉小说<大巴扎>的文化解读》、《帕慕克与土耳其当代文学》、《伊斯兰教中有关禁止造像绘画问题的讨论》、《阿拉伯国家与“艾森豪威尔主义”》等。
《亚太国家研究》(第2辑)主编姚海,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化、俄国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俄国发展道路与社会变迁、俄国革命等。本书沿续了《亚太国家研究》第1辑的成书特色,区分“十月革命与20世纪世界史”与“东亚与日本问题”两个专题,对亚太地区发展变革中的若干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富有建设性启示性的结论,一些文
战后日本在恢复、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住宅保障和政策体系。既有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公营住宅,又有支持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阶层的公库住宅、公团住宅、公社住宅、改良住宅等。因应经济社会的变化,住宅政策的目标、内容、手段经历许多改变。1970年代开始,政策重点从解决住宅数量的短缺改为住宅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
本书以文明自觉交往理论和政党政治理论为指导,概述了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的历史、崛起、组织结构和性质;重点从四个方面研究了该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实践,即“保守民主”理念指导下的政治改革、“修正的新自由主义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政策、“民主开放”理念指导下的民族宗教政策、“战略纵深主义”指导下的对外政策。本书认为土耳其模式是建立在
本书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近代以来日本选举政治中政治家后援会的发展轨迹。实地调查取得的*手资料,通过比较不同政党政治家后援会的运作情况,探讨了后援会对日本政党政治的影响。在从政治、经济角度探讨政治家后援会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政治家后援会这一政治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从政党发展、国家政治两个维度对政治家后援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