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澳门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及暨南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澳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的结集,书中收集国内外从事澳门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的论文33篇。本书以“澳门学与澳门民间文化”为主题,从“澳门学的学科建设与宏观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互动”“文学艺术与多元发展”“历史研究与史
《潮学研究》自1993年开始,每年在汕头大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出版,后又以国际刊号形式出版。自出版以来,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在国内外学界具有较好的影响力,不断推动潮学研究发展。但2016年后,因故暂停出版。现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以集刊方式继续出版,巩固好这一学术阵地,继续为学界搭建一个开放、综合的高水平学术交
本书是一本关于云冈文化研究的学术文集。本书内容包括北魏历史研究、云冈石窟研究等。北魏历史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北魏平城布局、北魏政治、北魏经济、北魏文化、北魏墓葬制度等。云冈石窟研究包括云冈石窟文化、云冈石窟造像、云冈石窟建造保护、云冈石窟社会学等方面。2018年,《大同大学学报》编辑部从10年云冈文化研究专栏发表的2
本书收录了作者研究近代华北区域史的重要文章,主要涵盖理论前沿与概念解读、区域经济与市场体系、城镇发展与社会流动和日本在华北的经济掠夺等方面。这些文章为研究近代以来华北区域史的奠基之作,引领和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本书由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主办,定位于挖掘三峡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领域包括三峡历史文化、三峡区域经济,内容涉及三峡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相关学术成果。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文献法、田野调查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本书选取稿件唯学术标准,奉行开放性编辑方针,专题论文、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天柱:一个文化边陲的内地化轨迹及其历史逻辑、“峝苗砥柱”:一个地方俗语词的历史地理内涵、远古神韵:从考古遗存看史前至秦汉的天柱早期文明、土著与王朝之间:中古天柱史迹及其后世影响、从卫所到县治:近古天柱内地化的定局跃迁等。
本书上限为明景泰六年(1455)寿宁建县之时,下限截至2021年。反映平溪镇域内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人文等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建置沿革、居民人口、村庄概况、政治经济、各业物产、交通水利、教育卫生、文化艺术、军事民政、民俗信仰、诗文著述、方言传说、诸多人物乃至杂记。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辑设百年影像、舆图探究、文化遗产、社会政治、学术动态5个栏目,对近代以来以北京为核心的历史影像、舆图及其相关问题、文化遗产保护、清代以来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教育相关问题、当下北京史学术动态展开研究。全辑突出了近代以来技术进步前提下,北京社会发展的多面相,既挖掘和保存
本集刊自2015年改版后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综合集刊,服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语言文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内容,包括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等)、文献学等,此外还有书评等内容。主要刊登中国语言、文学等各学科的最新
《西域文史》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与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合出的学术论集,本辑发表与西域相关的学术论文19篇,内容涉及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学术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