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基本实验技能、基础试验、综合和研究性试验,以及附录4部分组成。前两部分为学习植物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础试验。第三部分时将近年来植物学要集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设计成试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内容涵盖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结构与发育、系统进化等研究领域常用的实验技术,以培养学生参加植物科学研究的基本
《植物生理学(第五版)》英文版(第五版)由国际著名植物学家LincolnTaiz和EduardoZeiger等著,SinauerAssociates公司出版,是当今国际上植物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教科书。《植物生理学(第五版)》围绕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转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植物体内的生化和代谢过程,以及植物生长发
本卷概述了梅衣科的概念与范围,梅衣类地衣属群的研究简史,记述了中国梅衣类地衣共计22属171种。提供了属、种检索表,给出了每种的正名、基原异名及中国地衣学文献中出现和使用过的有关异名及其主要作者和文献。每种有形态特征、地衣化学、地理分布等描述和记载以及相关讨论。附有地衣体和形态特征照片200余张,引证的标本达3000余
疏花水柏枝是分布于三峡库区的一种特有植物,因三峡工程修建淹没其生境地而成为濒危物种。《三峡珍稀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生态保护》在介绍疏花水柏枝的分类与分布概况和一般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个体生态学、繁殖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等方面对该物种进行了保护生物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其生长发育、种子萌发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能力培养型生物学基础课系列实验教材》为高等师范院校新世纪教材——《植物生理学》配套教科书,依据高等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在多年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能力培养型生物学基础课系列实验教
在鹅膏科真菌中,有些物种是著名的食用菌,而另一些物种则是有名的剧毒菌,在误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记录中,90%以上是由误食毒鹅膏菌所致,我国鹅膏菌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有因误食毒鹅膏菌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为帮助读者准确区分与快速鉴别我国的食用和有毒鹅膏菌,特编著此图志,《中国鹅膏科真菌图志》记载
菌物是自然界中多样性十分丰富的一类生物,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菌物学》对菌物学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菌物学》共分14章,前6章为菌物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菌物的一般形态特征、繁殖、生理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菌物代谢及其产物等内容。后8章为菌物分类学部分,主要按照最新的菌物分类
植物园是采集、栽培、保存、展示多种多样植物的主要园地,为了让人们对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有更直观的认识,《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第六卷)》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以简要文字描述并配以彩色照片的编排陆续出版。《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大全(第六卷)》内容包括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鉴定特征、图片
《狮山兰芷》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文化书系”的组成部分,收录了校园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00余种。《狮山兰芷》700多幅精美的照片向读者呈现了狮山植物的绚丽多彩,简洁的文字为读者描述了狮山植物的识别特征和校园分布,小短文则体现了作者爱植物、爱校园的偶思妙感。《狮山兰芷》的被子植物分类主要依据克朗奎斯特系统。附录列
《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由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两篇组成。第一篇重点论述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形成的自然背景和历史演变过程,中国植物区系特征,中国种子植物属15个分布区类型及其35个变型的地理范围、区系组成及发生发展等,提出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划分出四大植物区,并进行详细介绍;第二篇重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