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半塘先生《唐声诗》是音乐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扛鼎之作。其独创“声诗学”,以极强的开拓性与前沿性,实现了唐诗研究路径与范式的突破,至今仍具示范意义。本书以《唐声诗》为研究对象,阐发声诗理论、挖掘方法资源、梳理学术公案、辨析相关问题,总结《唐声诗》的成就与价值,力图呈现20世纪唐代音乐与文学研究的历程与创获。
“唐宋八大家”在当代国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不单在文学上垂范后世,在政治活动、个人生活、思想境界、艺术创作等方面,亦足以彪炳史册,光耀千古。本书“内篇”从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入手,全面呈现了“唐宋八大家”的生活、思想、创作面貌,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全貌。“唐宋八大家”的很多文章读者都耳熟能详,都是古文的经
本书以四川当代散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时间来构建本书理论框架的同时,又以空间理论作为重要的辅助,既照顾了时间序列中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又兼及特殊散文作品的历史地位和作家在四川当代散文史的突出作用,力图从历史维度对四川当代散文艺术进行学术梳理和理论研究,旨在探究四川当代散文之于区域性文学史的意义及其在审美文化系统建
本书为国民革命策源地广州的革命文学史料选编,共分为五个部分,“广州的革命文学运动史料”辑录广州革命文学运动的理论史料;“广州的革命文学社团史料”辑录黄埔军校“血花剧社”、国民党妇女部“民间剧社”的社团史料;“‘南下’广州的新文学作家”辑录创造社作家、鲁迅在广州的活动史料;“‘革命与文学’的论争”辑录国民党清党后广州青年
这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为童书绘制插画,特别是针对适合0~8岁儿童读者的绘本。本书将为各个创作阶段都提供指导,涉及各类须仔细考虑的因素,帮助你创作富有深度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不仅为儿童读者带来快乐,同时也吸引成人读者。本书详细介绍了儿童绘本的创作思路及过程,并精选了9个完整的不同年龄段的绘本创作实例,从策划到实现做了详细的
本书通过整理、分析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其版本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作为张华《博物志》的续作,是承接中古时期与明清时期博物学发展桥梁的奠基之作之一,是宋代博物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因此研究《续博物志》十分必要,尤其是要考察清楚这部著作在宋代博物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使宋代博物学图景再次深刻地展现在今人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侧重于讲解阅读、赏析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有13章,包括幼儿文学的原理、幼儿文学的批评、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寓言、幼儿故事、图画书、幼儿科学文艺、幼儿散文、幼儿戏剧、幼儿动画和幼儿小说。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每章均由教学目标、引入案例、正文讲解、小结以及思考与练习等组成
《斯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拟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共同创办以中国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的大型学术集刊。本书是第八辑,分为“特约专稿”“文体研究”“大视野”“文学思想研究”“思想史研究”“散文研究文献考述”等七个栏目,从上古文学生态论,甄别名实思想与中世文体学、文本论,文学文化史观,文体研究、文体学研究,政治视域
中国现代文学与都市文化关系密切而复杂。都市一方面是现代文学的物质基础,为现代作家提供生活资源和出版市场;另一方面都市也是现代文学的审美对象,为现代文学提供各类题材内容。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体验各不相同,既有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也因个人化的经历使然。本书主要以鲁迅、老舍、张爱玲、茅盾、沈从文、徐訏、新感觉派、象征派、现代诗派
本书为中国俗文学文献的考订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书中以古代戏曲和俗文学研究为主要对象,以实证研究为特色,重视手文献资料的发掘与利用,强调对基本文献的调查、编目、考释,尤其强调文献资料考证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献考索、海内外藏家目录编集、稀见文献考述、新文献材料辑录考释等。戏曲、俗文学、文献、实证,便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