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本书在阐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产生背景、写作目的、创作历程、文本结构、出版传播的基础上,对其篇章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尤其是对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两种生产”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并且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文学界出版过许多有关《宣言》的释读性著作,大体为概括其背景、思想和主要观点的介绍。本书以问答体为载体的《宣言》义疏式著作。它区别现有解读性著作的特点是:第一,以《宣言》文本作为重要的
本书基于马克思政治哲学原理,探赜文本语境中的思想史细节。作者揭示了马克思对苏格兰启蒙国民经济学文献的研读及批判、对法国大革命史的摘录和评注及其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学术思想关系,解读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菜茵报时期的著述、《克罗伊茨纳赫笔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论犹太人问题》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链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新话题。本书系统阐释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链的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和具体过程,并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过程及其理论教学链(厘掘思想、创新内容、讨辩激思、写讲促学、评阅叙事、交流汇报)、实践教学链(观、听、访、演、帮、思)、
在全部现代性批判中,鲍德里亚、鲍曼和维希留等的思想乃是当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其深刻之处在于他们从技术批判角度阐明了现代性面临的重大危机:实在观念的瓦解、流动性带来的生存恐惧以及加速度革命造成的“地球风暴”威胁等。本书从他们对现代性现象的批判入手,以“超级现代性批判”作为视角阐明了他们的理论逻辑及其核心观点。同时,在国外
本书以关于性别的观点,特别是关于女性主义思潮为主题收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并加以评述。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即马克思恩格斯论性别、资本主义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与正义,着力展现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等思潮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性别不平等、性别剥削等问题的考察与批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大卫·哈维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哲学的理论谱系。并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经典论断与哈维空间政治哲学批判的互动语境中,归纳出他所建构理论范式的思想属性、概念指向,以及实践意义。首先,就理论属性而言,哈维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升格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在地缘格局的历史性变迁当中,考察资本生产与空间景观的辩证关系
《马藏》是一项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文献进行的汇集与编纂,旨在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现,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集大成的编纂荟萃为一体,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进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