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是全国社科院系统农经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和互相合作的平台,已经成功召开了十三届。2017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在郑州市召开。本论文集即全国社科院系统农经研究者就本届论坛主题学术研究成果
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结构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开创性地探索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庆模式是一个值得深
本书遵循“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的经济问题与解决—土地利用和保护的经济问题与解决—土地收益及其分配的问题与解决—土地制度与政策”的逻辑思路,突出现阶段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的重点,力求实现系统的理论、原理分析与中国现实的土地经济问题分析相融合,以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原理的认识与理解为重点,以丰富的专栏材料
本书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粮食生产的现况,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框架,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了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评估了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产出效应、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技术效率与风险效应,以及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环境效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基本上是按照推动农户承包土地相对集中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一基本线索展开的。农户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更加明确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是农地产权流转的主要对象。本书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集体土地以承包经营的形式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农村集体
本书系统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土地宏观调控的关系,以江苏省为案例,构建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土地总量调控、区域调控、结构调控、效益调控和评价监测“五位一体”宏观调控框架;分析了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开发限制性,确定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等总量控制目标,制定总量调控的路径与机制创新;分析了江苏省区域总体格局演化,策
本书系统分析德国、日本、美国、苏联、法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的经验,梳理我国历史上和现阶段各部门开展国土整治的相关工作,以明晰我国国土综合整治的概念内涵和目标任务,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综合整治新机制,并进行国土综合整治评价分析,识别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区域,提出国土综合整治空间布局和推进
本书以《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为准则,参照其他有关国标规范和部标规范,介绍土地整治工程制图的主要规范性内容。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至第六章为工程制图的一般知识;第七章至第九章为土地整治工程涉及的主要工程内容专项制图;第十章介绍运用AutoCAD软件绘图。
本书为学术专著。本研究基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前期研究成果,以文献计量学、数理统计及可视化计算等方法,对全国主要的都市农业职业教育数字文献进行全面的收集、梳理、分析,并进行提炼、汇总、归纳和总结,发现研究的热点、难点,提炼价值信息,*终形成基于都市农业职业教育专题研究文献的汇编集以及研究综述和汇总分析报告。本研究
本书是关于土地这一具有“总体性呈现”意义的物的研究。土地问题贯穿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整个过程,并且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的总体因素。当前,一种以“生产主义”为发展观的土地改革思路正在塑造着基层社会的土地生命实践,农民被迫离开土地,由此发展观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正在推动土地社会生命的转换。皖北黄村在土地流转、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