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理游戏书--福瑞德的自由
如果把“中日现代文学关系”一语中的“现代”作为时间概念,限定在民国初年至1945年之间,就不难发现,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国的文学发生了广泛、直接而又密切的关联,呈现为一种高密度的交织状态。而作为日语同人诗刊的《铜锣》于1925年诞生在中国广州,继而移至日本继续发行,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杂志,就不妨视为体现
本书借鉴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心理学、民族学等领域的相关成果及研究方法,对高句丽传说进行多角度解读,并透过传说挖掘其背后存在的历史事实及当时人的一些生活习俗与观念信仰,发现找寻更多的传说内容。对高句丽传说的整理、研究,可以很好地补充高句丽史料的缺乏,这对于了解东北亚地区古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东北地区民族团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被后世学者称为“诗赋之祖”。其流传下来的虽然只有305篇,但在春秋时期却有百科全书式的地位,以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时至今日,《诗经》依然有着不菲的价值。本书是《诗经》导读之书,也是姜广辉、邱梦艳《诗经讲演录》的续编之作,故名《〈诗经〉讲演录续编》。
本刊为中国文学研究论文文摘丛书之第三辑,设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五个栏目,以“学术文摘”和“论点摘编”两种形式对2022年以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优秀论文予以转载和推荐,并以栏目专家撰写的“主持人语”作综述与导读。入选论文经过栏目组初审、主编复审和同行专家的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也是该学科实施社科院“登峰战略”学科建设计划的重要举措。集刊拟一年两期,每期字数20万字左右。集刊以组织、发表学科内各类学术评论(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或特藏文献等)为基本方式,致力于追踪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
徐志摩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之一。本书从徐志摩的作品出发,结合他传奇的一生,讲述他的创作与人生故事。徐志摩一生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热爱大自然,大海星辰、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都在他的笔下流泻出最美的诗篇。读者不仅读到他的作品、他对生活的热爱,还能体味其飞动飘逸、复杂立体的哲思,同时为我们打开一面感
本书从巴金的作品出发,结合他的人生故事,讲述今天我们如何读巴金、如何走近他的人生。巴金从踏上文坛开始,就是一位“总是说真话”的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历史百年的沧桑,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危险与痛苦,但从未失去信仰,从未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说,巴金是一个始终都在思索,始
与历朝遗民不同,清遗民面临着道德和价值之源的干涸,经历着从“遗民”到“弃民”的角色转变,他们由此成为国家“脱节的部分”。但士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尤其是政治变迁极为敏感,后者深刻影响他们的活动、角色与命运。文学书写既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体察与因应,也依稀显示了裹挟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混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