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考古》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编的关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系列考古学文集。此丛书集中发表了山东省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简报与报告,有重点地刊载了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BR》第十一辑收录了11篇发掘、调查、分析鉴定报告和9篇研究论文,为山东地区考古学文化体系的完善增添了新的材料。
湖北是文物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湖北文物事业创新发展,着力湖北文物事业发展管理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四大体系”建设,留住历史根脉,传承荆楚文明
河北隆尧石刻
本辑为手工业考古专辑,共刊发考古发掘简报2篇,公布了成都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湖北老河口杨庄遗址的考古新资料;收录了2016年“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两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7篇论文,分别对巫山李家滩山土大口折肩青铜尊、楚系青铜器的铸造遗址、青铜器补铸现象、中国^代单质锌始炼年代、重庆地区清代冶锌牛产与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涪陵、湖北宜城、四川安岳和广西梓平四个地点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8篇,分别对三星堆遗址、新一村遗存与十二桥文化的关系、石寨山文化的同心圆纹盘与玉溪刺桐关遗址的性质、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汉代瓷器、川渝地区汉晋墓出土抚耳俑、湖南地区青瓷盘口壶、云冈石窟第13-30窟,以及动物粪便分析及其在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会志
《咸阳东郊秦基》考古报告上编公布了西耳村52座、尹玉村134座中小型秦基的发掘资料,包括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出土器物的客观描述以及墓葬分期、墓葬统计、年代推定、文化因素分析等;下编涵盖咸阳周边发现、发掘的建筑遗址、公王陵墓、中小型秦基墓葬资料的梳理、研究。
本书是重庆市万州区武陵慕群的发掘报告。伞书以时代先后为序介绍了对该墓群战围至明代墓葬3次考占发掘的成果。本书为全面建立峡江地区战圉至明清时期的丧葬文化序列,研究这一时期本地的政治格局、经济水平和文化的交融脉络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本书是一部对唐代成都净众寺园林遗址出土资料进行公布和研究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3号,地处唐末以来修筑的成都罗城西北城墙(即今北校场西路一线)外的附郭区域,与城墙之间的*短直线距离仅600余米,东距府河约400米,西距桃花江约440米,南距饮马河约550米,往南距罗城的正门——大西门(即
本书为山东龙口归城周代遗址中美联合考古调查和试掘的中英文双语考古科学报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分为十章,集中总结归城周代城址2007年到2011年中美联合调查的收获,并就有关方面进行研究。下编包括五章,总结归城乃至龙口地区1896年至2006年之间已有的考古发现,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的发现。另包括附录三篇,报告归城遗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