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论丛(2017-2018)
托马斯·F·密勒和约翰·B·鲍威尔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从而开启了美国专业报人在华办报的历史。《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引领了中国周刊时代的“政治和财政之周刊”。在刊行的32年里,刊物历经了密勒和鲍威尔父子三任主编。它一开始就宣称自己遵循美国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刊物主编
全书为三部分,分别为理论篇、实践篇和附录篇。单看这三部分的组合,似乎没有新意,若能连贯读去,大概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任务,新闻传媒专业也同样如此。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类型的院校更应有各自不同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需要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与新路径,因此
作者是正式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主体,作者之间的引用是正式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科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知识在不同作者之间的有序流动。《作者引用网络模式与功效研究》试图在理清作者引用网络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作者引用网络的内在模式,基于模式决定功效的理念,详细探究其外在功效,使得对作者引用网络的研究成为
本书为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的一个专集。在学术评价、期刊评价以及期刊研究方面,朱剑先生素有研究,见解独到,可以说,他的文集代表了相关方面研究的高水平。本书分为上下编,共收录了16篇文章。上编“学术研究谁人评说”围绕学术评价、期刊评价与评价体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现今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学术评价和期刊
科学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记者群体。他们是以报道科学研究、科技进展及科学共同体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媒体人,传播科学及科学传播是他们的职责与使命。本书即在向读者介绍科学记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及科学新闻报道的真实状况,依托中国科学报社身处采编岗位一线的媒体人的实践积累,从采写、编辑到理念、技巧,从选题筛选、采访应对到写作规范,务求结合操
《舆论引导新论》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变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我国舆论引导的格局和机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传媒业步入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描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舆论引导工作业已形成的格局和机制的总体状况,分析当前我国舆论引导格局和机
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丛书之一种,本书汇集了2015年第1期至2017年第4期《澳门理工学报》中“总编视角”专栏的文章,旨在探讨学术期刊发展现状、路径等问题。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视角”专栏文章结集。《澳門理工學報》是澳門理工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1998年創刊。“人文社會科學版”為中文版,季刊,大16開本,
编辑哲思与践行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国务院的部署与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在谋划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大数据逐渐成为行业中提到的多的概念之一,出版业也不例外。这些年来,从出版介质、出版流程、出版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很多出版社都说自身很小,没有什么大数据。但实际上,每家出版社,甚至于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