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七卷,记载了公元前411年至前362年斯巴达、雅典以及希腊诸城邦之间的政治军事战争与和解、政权更迭与治理的历史过程。色诺芬在讲述这段历史时,涉及农业、军事、政体等各方面,为古希腊经济史、政治史、战争史、社会生活史等专门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源。
2017年5月,由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高峰论坛(2017)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探讨交流了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本书稿为该论坛论文集,内容主要包括序言、论文汇编(10篇文章
《联合国及相关国家的遗产体系》详细地介绍联合国、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的遗产体系及其生成演化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在世界遗产体系中的角色,需要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重要的、代表性遗产发达国家的遗产体系有足够的了解,包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事业的"操作体系"和规则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对于推动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
《海洋史研究(第十二辑)》共收录海洋史专题论文15篇、专题笔谈3篇、学术述评2篇,主要探讨了近代基督教、国际法在亚洲的传播及其对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国家转型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近代早期越南与日本关系、越南明乡人与地区发展,西班牙对目通商、中英茶叶贸易与澳门问题、中国与大洋洲地区新辟海上航路,清代海防舆图,藏人首部世界地理
《古代希腊罗马和古代中国史学:比较视野下的探究》收录了德国古典学大师、德累斯顿大学穆启乐教授关于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史学的比较研究的论文,由复旦大学历史系黄洋教授编撰而成。上篇集中探讨“希腊罗马和中国古代史学的比较观察”“古代希腊、罗马和中国史学中的认知视域与社会功用”“古代希腊、罗马和中国史学中的政治组织与人的行为”
《古代世界:追寻西方文明之源》,上古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城市的出现,铁器的发明,希腊的崛起,王者的归来,共和的力量,人性的凸显…… 本书是一部关于西方古代文明的简史,是理查德·迈尔斯继名著《迦太基必须毁灭》之后,又一部关于西方古代世界在罗马帝国形成之前的历史叙述,理查德·迈尔斯透过考古挖掘和史料爬梳,试图穿越到那个遥
《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RepresentationsandIdentitiesIntheJewishDiaspora:EssaysinHonorofProfessorXuXin)一书,系南京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所所长、中国犹太文化研究联盟会长徐新教授从教40年的纪念论文集,共收录国内
本书为纪念文集,收录了曹特金女士大部分的文章,并配有多幅珍贵的照片。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相关情况、马克思、布朗基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的重点内容是翻译了俄国学者对共产国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第三部分是曹特金对自己的经历和研究历程以小短文的形式呈现出来。本书内容丰富,对世界史的把握和阐查,有助于从总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