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秦的物质文化史,分为十章,通过大量的考古学资料分别叙述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都邑、郡县与商业、离宫别馆、军事、交通、陵墓、文化艺术等,既客观地反映秦物质文化的考古成果,也总结了学者们的代表性研究水平,对于研究秦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本书选录了20余篇文章,汇集了目前国内外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石窟研究和石窟保护两部分。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5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多个方面。
本书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两汉时期、高句丽时期、渤海时期、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等11个部分,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省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地下文物资料,全面总结了吉林省在地下文化遗产揭示和认识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要成就。
《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中国古代玉石雕刻艺术》重点放在将中国古代玉石雕刻纳入到雕塑艺术的范畴,并从各个角度对其具有的雕塑艺术特色展开研究。《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中国古代玉石雕刻艺术》第1、2章谈到了玉的概念以及玉石雕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铺垫和基础,无疑有助于对中国文化与玉石雕刻之间关系做全面了
本辑共收录文章26篇,内容涉及先秦时期遗址调查材料、战国-汉代墓葬材料、宋、明、清墓葬材料等。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考古研究论文集,是从2014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中遴选出来的,涵盖时代从史前至唐宋时期。主要内容包括有史前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墓葬、聚落与社会;汉晋墓葬、物质文化与风俗;唐宋佛教;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等。
本书主要记载了沙洋塌冢一号墓的发掘过程。沙洋塌冢一号墓是黄歇村东周墓群中较小的一座,是继江陵天星观、荆门包山、左冢及严仓楚墓之后,在楚故都纪南城城东长湖南北两岸发掘的又一座较为重要的楚国贵族墓。该墓为土坑竖穴木椁墓,葬具为一椁二棺,出土各类器物1000余件。主墓西侧陪葬车马坑一座,坑内葬车五乘。通过对沙洋塌冢一号墓的发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与调查简报4篇,公布了青海玉树、重庆忠县、四川成都和安岳等地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11篇,分别对宝墩文化起源、四川凉山地区史前文化、青海大通常宁遗址齐家文化制陶工艺、西南地区三叉格铜剑的年代与源流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刊发纪念论文1篇,深切缅怀为西南民族考古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已故著名考古学家汪宁生先生。
薛河流域是山东古遗址*为密度的地区之一,2010-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大学合作在此区域进行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遗址和遗物分布区160余处。项目在田野调查和聚落研究中使用GPS定位、分区采集和Arcview软件分析等手段,主要考察了本地区北辛文化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宏观聚落形态和变迁情况。大体而言,这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