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是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遗产与现代
本书对明蓟镇长城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分析与阐释,内容涵盖了蓟镇长城的营建、主要关隘、建筑形制、主要战役、将帅以及军事防御体系等多个方面,集知识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对正确理解长城概念、系统了解蓟镇长城营建历程、科学把握防御体系布局、传承长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艺游未尽:世界艺术名城旅行笔记》为凤凰空间合作出版图书,收录了作者在欧洲多国,以及美国、日本等多个城市游览的旅游笔记,包括巴黎、伦敦、罗马、米兰、佛罗伦萨、比萨、威尼斯、马德里、巴塞罗那、鹿特丹、代尔夫特、海牙、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布鲁日、安特卫普、慕尼黑、德累斯顿、柏林、芝加哥、费城、波士顿、东京等14个国家38
礼仪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精选了几十个与礼仪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礼仪知识,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礼仪文化,学习古人的礼仪智慧。
2011年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乌兰木伦河流域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并于2013年和2014年对WI10地点进行了试掘。调查范围约1200km2,收获颇丰。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77个,采集石制品近2000件,试掘石制品35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和断块等。石制品原料主要为
《长安学术》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综合集刊,服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集刊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内容,包括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等)、文献学等,此外还有书评等内容。书中主要刊登中国语言、文学等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加强学术交流、展示前沿成
一本书重温大美中华传统节日礼仪
本书是作者研究郭沫若学术近40年的总结,为其在郭沫若研究领域的一本代表作。收文36篇3附篇,分一总论、四分论,论述郭沫若的学术体系、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学术交往,附作者研究郭沫若的经历。反映作者“从郭沫若所研究的学术内容入手”,看20世纪学术演进之路的研究特色;以郭沫若为“联络站”,从学人交往考察20世纪学术的研究思路
《殡葬仪式策划与主持》共分两篇、十三个模块。理论篇主要介绍殡葬仪式策划基础、殡葬司仪洽谈——主持素养和殡葬司仪的形象要求;实操篇包括气息训练、形体训练、洽谈训练、护灵仪式、告别仪式、入化纳灵仪式、骨灰安葬仪式、公祭仪式、清明主题纪念活动和其他殡葬仪式。本书既探讨了有关殡葬仪式策划与主持的概念、内涵、新趋势,又全面细致地
在法国南部地块中部的高山上,高高耸立着一小群偏远的小村庄,这些村庄由悠久而独特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在纳粹占领期间,高原的居民从集中营救了数千人。随着被纳粹迫害的受害者(抵抗者、共济会、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其中许多是儿童)大量拥入,这些村庄的村民团结起来保护他们的安全。卡罗琳·摩尔黑德寻找并采访了参与这项非凡事业的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