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观全局,概览全貌,针砭其弊,试开药方。本书以中国叙事学构建为发问前提,考察叙事学在中国的际遇、特点和风貌,提出中国叙事学构建的问题和方法。叙事学自西而东,恰逢中国文论“失语症”,来自灵魂深处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叙事学在中国蓬勃的研究态势。中国学者提出了非常有特色的叙事学中国研究新方向,并在方法论上有新突破。毫不意
本书为“未名?典雅生活”丛书一种,记录了作者循着花期探访寺院的点滴。 有庙的地方,总是有花儿。 东林寺、塔尔寺、法源寺、药山寺、兴教寺、开元寺…… 海棠、丁香、玉兰、木槿、桂花、山茶…… 这些文字的确记录了植物的遇见,山河的丈量,然而,它又不仅仅是这些。不是都说,一花一世界吗……植物的生长衰落,山河的沧海变迁,
本书对法国当代文学、当代作家、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现有的关于法国文学的教材和专著大多截止于20世纪70年代,对于以后直至当今的文学状况只有零星的论文形式的研究,难以形成对当代文学总体状况的全面描述。而进入八十年代之后的法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世所公认的大师、没有鲜明主张的运动和流派的新常态。文学的写作和探索少了激
绕口令是一种有趣又有益的语言游戏,练习绕口令,能锻炼孩子对各种发音的掌握,帮助孩子协调舌、唇、齿之间的配合能力,因此绕口令也被形象地称为“口腔体操”。学说绕口令是培养和提高小朋友语言能力的一条捷径。本书将生活中常见的绕口令从数字、植物、动物、人物、事物等方面进行归纳,集拼音学习、知识引申和幽默笑话为一体,可以有效地开发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他在文学创作上不但几乎是全能的,而且几乎是全优的,其诗、词、古文、辞赋
《词史考微》是关于词学批评的理论研究,是针对“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性质的探索。全书由“导论”、“上编”、“下编”、“结语”四个部分组成,附有研究“参考书目”。上编阐述“词史考微”的理论内涵。第一章《“词史”说新诠》阐明“词史”说所触及的“文学”的本质力量——这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存在;“词史”说与现代
书稿以网络中的文学创作、传播、评论及产业化开发热潮为研究背景,以文化研究为学术语境,考察网络与文学间的互动互构状况;考察网络媒介给文学带来了哪些标准与价值尺度的变化;分析目前文学批评及产业开发中面临的困境哪些是由新媒体特性带来的,哪些是由旧批评体系对新媒介的不适造成的。书稿上篇“新变”从总体上梳理了网络媒介介入文学传播
内容简介:船山诗学的本质是“情幾”诗学,从特征上看,隶属于中国古典诗歌史的抒情传统,但船山诗学背后的人性论视域,又极大地深化了这个传统。船山所言之“幾”源自《易传》,其基本内涵即“动之微”,涵括“动”与“微”两个层面。从“动”的一面说,是要求在无定中寻求有定,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对应着“情者阴阳之幾”的“情”之生成
《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档案(1840-1949)》对1840-1949年间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清理,对这一时间段史诗研究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著加以评述,并附1840-1949年间中国史诗研究论著提要,为中国史诗研究的深入提供了较为系统而翔实的资料。本书特点:1.从大量报刊和前贤文稿中辑录出章太炎、鲁迅
《面山居集》作者是一位86岁作者的诗集,诗文的内容大多写的是改革开放的事,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录,诗文中述说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本书由三部分组成:诗词部分,包括传统诗词和新体诗,总数不下300篇首,列入“诗词编“;将手头的写域内、外游记诸篇,列入“散文编“;将在国内学术刊物用过的、未用过的学术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