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他在文学创作上不但几乎是全能的,而且几乎是全优的,其诗、词、古文、辞赋
《词史考微》是关于词学批评的理论研究,是针对“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性质的探索。全书由“导论”、“上编”、“下编”、“结语”四个部分组成,附有研究“参考书目”。上编阐述“词史考微”的理论内涵。第一章《“词史”说新诠》阐明“词史”说所触及的“文学”的本质力量——这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存在;“词史”说与现代
书稿以网络中的文学创作、传播、评论及产业化开发热潮为研究背景,以文化研究为学术语境,考察网络与文学间的互动互构状况;考察网络媒介给文学带来了哪些标准与价值尺度的变化;分析目前文学批评及产业开发中面临的困境哪些是由新媒体特性带来的,哪些是由旧批评体系对新媒介的不适造成的。书稿上篇“新变”从总体上梳理了网络媒介介入文学传播
内容简介:船山诗学的本质是“情幾”诗学,从特征上看,隶属于中国古典诗歌史的抒情传统,但船山诗学背后的人性论视域,又极大地深化了这个传统。船山所言之“幾”源自《易传》,其基本内涵即“动之微”,涵括“动”与“微”两个层面。从“动”的一面说,是要求在无定中寻求有定,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对应着“情者阴阳之幾”的“情”之生成
《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档案(1840-1949)》对1840-1949年间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清理,对这一时间段史诗研究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著加以评述,并附1840-1949年间中国史诗研究论著提要,为中国史诗研究的深入提供了较为系统而翔实的资料。本书特点:1.从大量报刊和前贤文稿中辑录出章太炎、鲁迅
《面山居集》作者是一位86岁作者的诗集,诗文的内容大多写的是改革开放的事,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录,诗文中述说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本书由三部分组成:诗词部分,包括传统诗词和新体诗,总数不下300篇首,列入“诗词编“;将手头的写域内、外游记诸篇,列入“散文编“;将在国内学术刊物用过的、未用过的学术讨论文
《走过北欧》是游记散文。作者通过《走过北欧》,详细地讲述了其2018年8月份在芬兰、瑞典、那威和丹麦四国首都游历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走过北欧》除前言和后记外,作者以其四国游历的时间顺序为主要线索,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赫尔辛基,斯德歌尔摩,奥斯陆和哥本哈根依次展开。
本书是作者研读中国古代文学的心得,从诗、词、文三个方面,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提纲挈领地表述了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独到的见解。精彩独到的心语,从中西、古今比较着眼,借助数十年对中国古典文学体验和感悟,让中国文学的智慧、深意呈现出来,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审美趣味,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它继承传统又超脱传统,抓住中国古诗文关键
《小世界》是一部贴近生活的小小说集,其中大部分文章都在纸媒上发表过。作者用简单、朴实的文字,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串联起来,如同串起一颗颗珍珠,散发着别样的光亮。书中的人物故事、人间百态、温暖亲情,唯美爱情,或多或少蕴含着某些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恩。读完《小世界》,你会有一种新发现,《小
《狄更斯城市小说的现代性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主要内容共八章,分别探讨了都市空间与街道美学,狄更斯的现代性文学空间,狄更斯的城市现代性特质,“文学伦敦”的现代性主体,狄更斯小说的现代形式,以及视觉叙事、空间叙事和声音叙事等现代叙事艺术。在传统的研究视域中,狄更斯仅仅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城市小说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