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处于向现代工业大省转型过程中的河南省为对象,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供求与融资、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投资与河南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性质。
本书是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首批立项项目的集结展示,分为“一带一路”与港澳研究、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四个专题。本书论述了港澳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优势和作用,分别从法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港澳地区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港澳地区的发展思路、发展步骤与发
广州学以学科形态统摄现有广州研究的各个方面,既有横向上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也有纵向上对广州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文献典籍等领域的研究。本刊将重点研究广州学的学科属性、基础理论、现实关怀及学科分支等不同领域,体现出综合性、务实性、开放性特征。
基于中国扶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本书从理论、策略、保障三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扶贫精细化问题。书中采用了多维贫困的研究思路,对收入贫困、健康贫困、权利贫困及其精细化应对进行了具体探讨,不仅使扶贫研究更为深入和细致,而且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艰巨的任务是,让巴基斯坦西部和西南部的贫困地区分享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果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时只依照市场逻辑,单纯地重视效率,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状况就有可能恶化,地区不安全因素会增加,从而对中巴经济走廊形成威胁。本书的研究显示,中国在帮助发展中
《JournalofChineseEconomics》(中国经济学刊)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此前发行多年的电子网刊基础上形成的英文版学术集刊,依托学校雄厚的翻译实力,将国内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选辑翻译向海内外发行。书中开设经济理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金融财政研究等栏目,致力于面向英文读者介绍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本书收录了张卓元先生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发表的有关经济转型与改革攻坚及其理论概括的文章、采访稿、发言稿。作者深入讨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通过全面深化经济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者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
本书讨论了绿色增长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家庭消费支出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和农户两个层面讨论参与减排和增汇意愿的影响因素,建构与低碳产业有直接利益交集的碳金融体系;探讨了中国林业系列改革及其成果评价,包括集体林权制度、国营林场改革、森林保险等;围绕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林复合经营等领域
《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湖北恩施州为例》从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产业扶贫的背景与内涵出发,分析了特色资源产业扶贫的基本要素和运行机理等重要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其特色资源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贫困的成因、扶贫开发模式、特色资源产业扶贫的绩效、扶贫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不断扩展、地位迅速提升,对国家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京津冀区域协同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书基于上述视角研究了作为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应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准城市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