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考古学家(第2辑)》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在全院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编纂的学术年刊,收录青年学子的论文共计16篇,内容涵盖学理学史、考古研究、科技文保、博物珍藏、读书札记等方面。《青年考古学家(第2辑)》秉承严谨求实之学风,弘扬探索求真之精神,以期为业内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发布新思路、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
为配合都兰哇沿水库工程建设,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青海省文物管理局(现为青海省文物局)委托,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完成哇沿水库建设工程区域内的考古发掘工作。《BR》本次总发掘面积7695.5平方米,发现房址10座、灶43个、灰坑14个、墓葬26座、殉葬坑5座、寺院建筑基址1座,出土陶、石、铁、铜、木、琉璃
本书是容城县文物事业历史上第一部专业书籍。共收录文物考古调查、发掘等学术报告16篇,文化、文物研究16篇,附录3篇。旨在全方面反映文物考古工作者几十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为历史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资料提供便利,促进文物考古及容城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适用于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人员阅读参考。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本书以西藏文物考古与古建筑为主要讨论对象,内容包括考古调查简报、专题研究、建筑勘查报告等,涉及考古、文物、古建筑、宗教艺术、古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较为集中的有关西藏文物考古信息与文化历史研究的成果。
《殡葬文书写作》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叙述殡葬文书写作的基础技能;第二部分按照逝者从临终到葬后祭祀完整的殡葬活动顺序,针对其中每一环节可能需要的殡葬文书写作服务依序编排,形成第二章至第九章;第三部分针对殡葬服务单位日常管理实务所涉及的文书工作需要,形成第十章至第十一章。本书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归类方法和编写方法
这是一套送给孩子的博物文化课,以各博物馆和考古发掘为背景资料,选取了几个主题,涉及近千件文物,图文结合,故事般的文字生动形象,图片和漫画插图精美,引领读者走进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本书选取了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重大影响的19件文物,文物本身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阐释,提供由“文物”了解中国历史的一种路径。一件器物、一幅
19世纪20世纪之交,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分崩离析的世纪之交,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世纪之交。新旧纠结交替,中西冲突融合组成了上一个世纪之交多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本书以“社会”为焦点,对这一时期晚清社会的社会风习、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灾荒做出了多面的、相当透彻
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黑人地位问题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要议题。本书通过对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与以埃塞俄比亚为主的黑人的关系和态度的详细考察,认为希腊罗马社会不存在对黑人的种族性歧视和偏见,但基督教文化对黑人的极度负面描述为现代种族主义者留下了借口,也把反种族主义者置于尴尬的境地。
羊楼洞与新店古镇是清末民初“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是鄂南古镇的典型代表,现有历史遗存仍然较为丰富。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新店明清石板街于2002年同时被列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羊楼洞与新店分别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本书简述了羊楼洞与新店古镇的历史发展概况,以其现有的历史遗存为基本物证,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