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生教材,重点阐述了碳、氮、磷、硅等生源要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规律和研究发展趋势,是编著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在系统归纳总结近4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倾力完成的。全书分为8章,第1章简要概述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2
红层是典型的易滑地层,红层滑坡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与运营造成严重威胁。本书以四川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红层滑坡的孕灾环境、主要类型与特征、形成条件、成因机理和失稳破坏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红层滑坡分析评价、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和防治利用的技术方法。
本书基于渤海湾盆地勘探实际的研究资料,结合实验分析及国内外大型气田类比剖析,系统总结大型天然气田成藏主控因素和富集贫化模式,提出渤海湾油型湖盆天然气形成理论(简称湖盆成气)和关键技术体系,指出陆相油型湖盆在构造与沉积特殊的凹陷具有形成大型天然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本书以渤中凹陷为靶区,系统分析其构造沉积演化、区域超压泥岩
罗布泊盐湖是世界上**的第四纪干盐湖之一,沉积了地球上尚罕见的巨量钙芒硝,伴随的钾盐成矿也具独特性。本书内容涉及罗布泊盐湖钾盐大规模超前成矿的科学问题,积累了大量实际地质调查资料,从宏观的青藏高原隆升、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及区域气候水文演变,到罗布泊盐湖的中-微观地质特征(构造、地貌、岩石、矿物、晶间卤水等)等;内容包含
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紧缺,找矿难度巨大,但仍有大量低品位钾盐资源很难按传统技术进行开采。作者在青海察尔汗盐湖别勒滩低品位固体钾盐沉积区开展了大量野外调查、溶矿试验与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低品位固体钾盐分布特征、水动力条件、驱动溶矿技术及可液化资源量等方面的系列新成果,并将相关成果凝练编写而形成本书。本成果为大规模工业化开采低
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致密气藏的特征及分布、开发技术现状;阐述了致密气藏多尺度储层综合表征技术,提出基于动态知识库的储层预测方法;基于多尺度渗流机理,分析了致密气藏开采过程中的气水两相变化及开采特征;开展致密气藏试井模型理论研究,形成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和产能“四维性”评价方法;研发了针对多层复杂叠置致密气藏的混合井网多层系
我国是世界上活动构造分布广、地震活动*为强烈的国家之一,如何开展活动构造准确定时定位研究,一直是地质学家努力和探索的方向。活动构造发育区是“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的重要调查类型之一。本次以标准图幅为调查单元,将活动构造作为一个地层-沉积-构造-地貌系统来开展填图工作。《活动构造发育区1:50000填图方法指南》内容分
本书基于人工源电磁测深法五个单独电场和磁场分量的研究,归纳总结相关电磁分支方法并形成统一的资料处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全区”和“全期”视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电场水平分量“几何测深态”的特殊处理手段,正演修正法一维反演(含初始模型构造法),降维单参数法二维反演,人工源电磁测深法与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关联性及相互转换方法,频率
本书以典型顺层岩质滑坡——鸡尾山滑坡为研究实例,贯穿滑坡从变形破坏到运动堆积整个演化过程,开展顺层岩质滑坡动力学研究。从顺层岩质滑坡滑带力学特性演变规律入手,建立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阶段演化动力学模型。分析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场、位移场、应变能场时空演化规律,揭示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采用离散颗粒流PF
本书重点针对煤矿矿井越来越复杂的矿井地质保障技术,依据矿井地震勘探技术原理,开展煤岩声波速度测试、相似物理模型实验等基础地球物理工作,模拟分析典型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地震波场激励与传播特征,设计井巷局限空间典型地震观测系统,利用高性能元器件与先进电子技术研发出本安型矿井三分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并开展巷道超前探测全空间弹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