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四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王维与盛唐文学、年度综述、资料索引五个部分。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本书引入伊瑟尔的美学反应理论阐释读者阅读文本获得美学价值享受的过程,从而探讨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取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尽力保留原作含蓄的美学效果,不要因填满原作的空白而补偿过量,从而剥夺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因此,译者应洞察原作文化缺省成分隐含的
本书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的艺术表现、传播接受、文化功能的专著。所讨论的内容涉及到电视叙事艺术的形式特征、形态规律与叙事技巧及其审美文化的价值属性等诸多方面。其中包括:电视叙事主体、电视叙事文本、电视叙事模式、电视叙事功能以及电视叙事的传播与接受等。
本书以文学经典意识为切入点,主要从两条线索对明代诗学展开研究。第一条是诗学发展逻辑线索,研究中国古典诗学发展至明代为何发生了转向,明代诗学在文学经典意识之下如何展开与发展,及在明代诗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经典意识是如何深化并成熟的;第二条是论争辩难线索,研究明代诗学如何在论争中深入发展及明人文学经典意识的明晰与深化。所以,“
在唐宋词的创作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对前人诗歌的接受。唐宋词人接受前人的诗歌,其数量很多,质量也很高。他们正是在广泛学习借鉴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转益多师,以故为新,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本书主要关注的是唐宋名家词人对前人诗歌的借鉴和化用,兼及文章(以辞赋为主)和词。这些唐宋名家词人有温庭筠、韦庄、李煜、晏殊、欧
本书辑录了作者1988年至2019年的诗歌200多首,分为四辑:“过客”“她是你的肋骨”“秃顶山之恋”和“我希望”,跨越30年。作者用诗,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历程,叙说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承载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希望。这种记录与叙说,时间上呈现明显的跳跃,虽不具有编年史般的连续性,却都是现实的生活的,是写“真”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多元女性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理论探讨与维尔登小说文本分析结合起来,把小说主题思想探讨与其艺术形式创新研究结合起来,跨学科、多角度地研读小说文本,揭示其艺术创新与意义深度的辩证统一。主要内容在于对当代英国女作家费维尔登的创作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将选取维尔登各个时期的代表性
田纳西·威廉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用诗歌般的语言塑造了许多充满悲剧色彩的南方淑女形象。对威廉斯来说,文学创作是一种逃避现实、超越时间的方式,他笔下的南方淑女同样选择了诗意的想象,试图挽留时间的脚步,构建理想的世界。笔者以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淑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怀旧、异化、表演性、生存美学等文化视角,揭示她们在现代社会
贝克特戏剧是西方戏剧从现代向后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本书以贝克特的个体生存体验和时代生存体验为切入点,结合文本细读,分析贝克特戏剧创作复杂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探讨贝克特戏剧独特的美学品质。通过综合考察贝克特戏剧文学在传统与现代审美视域中所具有的先锋性与经典性,还原贝克特及其戏剧创作在世界文学史及文化史上的真实地位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的长篇小说。作者在书稿中,通过几位虚拟的人物,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主人公赵聪原以为自己娶了娘家有钱有势的媳妇,婚后才发现媳妇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而自己偶遇的夏月月,原以为她是与自己偶遇的“对的人”,却发现这个女子背后也非简单。最终,小说中的好的角色坏的角色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结局。赵聪的经历,引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