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河洛文化艺术》一书从河洛文化的源头开始,梳理华夏民族的源文化、根文化,揭示中国“和文化”的本源,展示洛汭地区自古以来河洛文化艺术的特色和发展成就,阐述物宝天华的洛汭之地和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读
《口述文成历史》一书是展示文成县文化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书中采访了在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一定贡献的人士,利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再现文成县历史演进的发展脉络,从“政区和人口变迁、交通运输的改变、水利水电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农业农村变化、旅游开发利用、文化弘扬传承、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百工之乡非遗项目挖掘、侨
《西域文史》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与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合出的学术论集,本辑发表与西域相关的学术论文18篇,内容涉及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学术史等方面。
本书从城市建筑、历史文献、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角度对唐长安城进行解读,图文并茂,主要叙述记录唐长安城人居生活的主体—坊,整体结构继承传统志书体例而有所创新,主要内容共分为坊名释义、古今地址对照、历史考证、坊中诗文等部分。除此之外,在各坊中又选录了相对应的部分出土或传世文物和碑刻拓片的图像,将《旧唐书》《新唐书》中涉
本书脱胎于央视百家讲坛诗说唐朝(2023.7播出)系列节目,以陈子昂、杜甫、孟浩然、王之涣等人的21首著名诗歌为线索,呈现了唐朝生活多个侧面。譬如以长安为重点的城市兴衰、以长安物价为切口的经济史、以科举活动为代表的制度史、以李杜等诗人命运为核心的文学史;以及唐代饮食、唐代乐舞、唐代妆容服饰等与当下生活高度同频的内容。本
本书细致梳理了广东省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史迹,将丝路史迹分类港航遗存、外销品生产基地、文化交流遗存、海神信仰建筑、海防设施和其它共六大类。广东省境内的海上丝绸之路对接通道大体上分为五条,自东向东分别是韩江-梅江通道、东江通道、北江通道、西江通道、南江-鉴江通道。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管理的模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尚未
《徽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以刊发海内外徽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己任的学术集刊,创办于2000年,是海内外最早公开出版的连续性徽学研究专门出版物。所刊载论文的引用率始终居于本领域研究成果及同类出版物的前列,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本辑为第十九辑,分为“特稿”“宗族与社会”“徽商与
《北京史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筹划,是一本汇集北京史研究相关论文的学术集刊,为北京史研究的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北京史学》2023年秋季刊拟以明清北京史及京津冀区域史为主题,包含明清城市史、城乡地方关系、区域社会史等主要内容。同时,“北京史前沿理论与方法”邀请专家的讲座精华也将收录其中,以期较为
中关村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动缩影之一,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印迹》一书,以中关村村史馆主要陈设展览《中关村历史展》作为创作基础,从中关村的红色历史脉络、科技发展脉络、改革创新脉络、精神谱系脉络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重点讲述了中关村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重大事件、科技成果,展现了中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洛阳和濮阳二市均位于黄河流域,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本书对洛阳和濮阳境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是开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