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辽宁省大连市的碧流河饮用水源水库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优水渔业技术,以2016~2019年三年调查结果为主线,详细阐述了碧流河水库水环境的理化特征,分析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细菌、底栖动物、水生大型植物、鱼类等水生生物多样性,并对该水库初级生产力、渔获物、水层区和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悬浮物结构及有机碳库储量
金沙江上游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性高,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全书共分10章,从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环境的角度,系统阐述金沙江上游的河流环境、水生生物多样性、鱼类组成及主要鱼类生物学、鱼类群落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金沙江上游水域生态面临的威胁,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与建议。相关成果对
《图说海洋生物》是一本给青少年和对海洋感兴趣的成人看的海洋地理科普书,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包括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奇特外观和神秘生活等,为青少年和对海洋充满好奇的成年人打开了通往海洋生物世界的大门。在这本书中,读者将邂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庞大的鲸鱼,从常见的鱼
本书由苏格兰海洋生物学会Gage教授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Tyler教授两位国际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编著。本书前3章介绍了深海生物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方法,第4至14章用大量经典标本和来自海底观察设备拍摄的海底照片全面系统阐述了深海巨型、大型和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模型,并通过对摄食、代谢、繁殖、发育和散布过程的考查,
本书是MarineCommunityEcology(2001)的第二版。MarineCom-munityEcology曾被评为海洋生物/生态学方面的最佳教材之一。全书共23章,第1章介绍海洋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其后22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产生海洋生物群落格局的过程为中心,介绍塑造海洋生物群落的各种物理和生物的驱动力
周丛生物直接影响水-土(或液-固)界面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和界面过程的关键带、热区。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近二十年的方法总结,主要包括周丛生物的特征及其效应、周丛生物综合调查的采样点布设方法、样品采集与保存、室内扩大化培养技术,以及周丛生物样品常见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分析测试技术等内容。
深渊因其黑暗、低温、高压和难以进入等特点,长期被人们视为“生命荒漠”,然而这种极端环境塑造了深海特殊的生命。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全球深渊区均发现了多种生物类群。本书基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深渊及邻近区探测中所获得的高清影像资料以及采集的生物样品,对所观测到的深海底栖生物进行了
本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我们熟知的海洋生物,如章鱼、海豚、水母等;第二章介绍了我们认识但不太了解的海洋生物,如海马、海草、珊瑚等;第三章介绍了庞大的海洋生物,如蓝鲸、抹香鲸、巨藻等;第四章介绍了会让我们感到十分新奇的海洋生物,如儒艮、狮子鱼、海兔等。
《基于硬组织信息的茎柔鱼生活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角质颚和耳石的形态学和微化学在东太平洋茎柔鱼生活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探讨气候变化对茎柔鱼生活史的影响。《基于硬组织信息的茎柔鱼生活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别利用角质颚和耳石的形态学,探讨气候变化事件对茎柔鱼生长和游泳能力的影响;通过在时间序列上对角质颚侧壁进行取样,测定
“药理活性海洋天然产物手册”按照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分为共分为四卷,涵盖了萜类、生物碱类、聚酮和甾醇、脂肪族代谢物、芳香族和氧杂环、肽类等物质种类,全套图书共收集了三千余种海洋生物的8347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每一种物质分别描述了其中英文名称、来源、化合物结构式、基本性状、药理活性及相应的参考文献。第二卷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