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包含有五个项目:牵引供电系统主接线方案选择、牵引变压器的选型与运行维护、牵引供电系统一次设备选择与运行维护、牵引供电系统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牵引供电系统防护。课程配有相应的虚拟仿真项目和模拟实训设备,还有配套的微课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本书主要可以工铁道供电及其相关专业高职学生使用,抽出部分章节,也可供现场培训人员使
本书以《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钢轨探伤管理规则》、《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管理办法》《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14)、《钢轨超声波探伤仪》(TBT2340-2012)等相关文件、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六章,重点介绍了无损检
本书为“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之分册。本书基于原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4Z003-B)、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1YJ070、2019YJ039)等课题成果,发展了路基边坡浅层失稳与坡面冲刷的稳定性评价理论,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坡度与坡面地质条件的纤维结构团粒(Structu
铁路限界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技术概念,是铁路各专业必须共同遵守的基础技术标准,其作用是保障包括超限货物列车在内的所有机车车辆在线路上安全运行。铁路限界管理特别是超限货物运输线路限界管理,涉及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和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安全效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从铁路限界基本理论、限界组织管理
本书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工电部组织编写,为铁路工电供专业融合教材。铁路工电供一体化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模式,包括生产组织管理、生活设施管理、人员培养,以及防洪管理等多个方面。目前,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工作,主要设置有高铁基础设施段(统一负责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的设备
铁路工程作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既与自然环境共存、共演,又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决定其在国家发展绿色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引发铁路工程新的价值和功能定位。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定位、企业发展机遇等是绿色铁路工程研究的现实背景。本书进行绿色铁路工程系统解构与绿色建造能力研究,全书共8章,重点阐述了绿色铁路研究
本书针对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中累积塑性变形控制和承载性能安全评价的关键科学问题,引入安定理论,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累积变形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并从宏观弹塑性力学现象、微观颗粒的结构性变化和结构势能的耗散原理等角度对粗粒土填料累积塑性变形和安定行为给予了机理上的阐释,建立了基于轮轨接触应力的静力安定解析方法,提出了高速
《富水地层地铁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深入剖析了富水地层条件下地铁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并结合应用案例,展现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各项关键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流程,还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术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此外,书中还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技术参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
本书以西北地区高速铁路地基中微膨胀性泥岩为研究对象,基于膨胀泥岩中致胀物指标与泥岩孔隙特性分析膨胀泥岩微观特性,通过非饱和土吸力测试试验与瞬态剖面法试验,建立微膨胀泥岩初始含水率与非饱和渗透系数表征方法;揭示非饱和泥岩的膨胀驱动机制与上拱动态演化规律,建立高速铁路微膨胀泥岩地基长期上拱潜势预测模型。本书将提出定量分析泥
本书基于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逾十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从安全风险的角度,结合智能化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地铁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存在的风险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和演化规律,并结合理论模型给出了管理方法和应对策略。本书详细介绍了地铁工程全寿命周期安全风险智能管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地铁工程全寿命周期安全风险特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