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中亚和南亚为重点,全面探讨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及印度等国家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态度与认知,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各大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与合作空间及应对举措。“一带一路”倡议给中亚和南亚地区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特别是就美国中-南亚政策调整及其影响作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针对中亚和南亚地区出现的新问题,提出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纲,客观地对埃及三位不同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启动政治转型的动因、转型的策略、转型的本质及转型的成效和后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指出埃及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政治发展历程并非像本文假设的那样是直线式的,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哈维·M·萨波尔斯基、尤金·戈尔兹、凯特琳 ·塔尔梅奇*的《美国安全政策溯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美国国防政治总体情况。第二版增加了一些*新素材,并对前一版作了全面修订。新增内容包括情报、无人机、军队中女性、茶党等。本书通过分析美国的战争
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国家具有复杂的历史成因,以及多民族、多元文化等特征。本书旨在厘清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探讨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的“主权”、“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要素的特点,以及国家发展进程中所导致的诸问题。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丛书:独立以来缅甸政治转型问题研究》依据历史发展脉络,以历史事件为节点,把缅甸三次政治转型沿着“政体转型的节点-政权制度的设计-政治制度的巩固”这一思路分别展开叙述。研究发现,缅甸的政治转型遵循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道路;合法性危机是缅甸三次政治转型发生的体制性根源;军队在缅甸的三次政
本书一是探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观及其对发展模式选择与发展成效的影响,这部分侧重对现有发展理论的批判;二是探讨东南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地区平衡发展问题,将围绕“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进行讨论;三是探讨东南亚国家宪政发展问题,比较不同的宪政发展模式。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时,将分析宗教文化的影响。
本书的出版背景如下:1970年,日本左翼作家大江健三郎发表了论著《冲绳札记》,由岩波书店发行。冲绳(原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后,始终处在被“日本本土”歧视和利用的地位。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了在本土充分备战,命令冲绳驻军尽力拖延美军的进攻,而为了节省驻军的粮食,又诱使冲绳居民集体自杀。二战后,日本政府不顾冲绳人民反
本书探讨了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在农业市场和食品工业中小农阶级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它指出,小农境地的特征是为追求自主性而进行斗争,并创建和开发一个自我控制的资源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作者坚定地指出,小农阶级远没有衰落或消亡。恰恰相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着复杂而又富于变化的再小农化过程。作者通过横
本书是当代非洲重要思想家马哈茂德?马姆达尼对于现代非洲(殖民)政体的理论性总结。全书分三章,一章讨论间接统治模式的发轫阶段。这种统治模式之出现,既是帝国具原创性思想家之一梅因爵士对帝国在19世纪中期所面临危机的知识性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是旨在在英国印度、马来半岛殖民地以及荷属东印度缓和这种危机的系列殖民统治改革的结果。第
《亚太研究论丛(第十三辑)》为亚太研究院连续性出版物的第十三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论、东北亚研究,东南亚研究、、南亚研究在、中亚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妇女问题研究、学术著作评介,全书共计30万字。集中了一批北大和全国高校在这些方面的专家的优秀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