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评论(第5辑)》文章共21篇,内容集中于以下几个栏目:中西古典学栏目共有6篇文章。杨俊明、陈瑞娜的《马略军事改革新论》重新审视马略军事改革,认为马略的全面改革提高了战斗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共和末期个人的独裁,这与共和国的衰亡和帝制的建立不无关系。何立波的《从imperium到auctoritas:论奥古斯都对元首制
《中国文学史》这是一本zuihao的中国文学入门书。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zui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一本好的书,它本身
本书是民国著名藏书家、作家周越然的杂文集之一,本书中的文章为作者在读书及从事出版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以及和文化名人交往的回忆。作者不但是知名的藏书家,还精通英文,这让他对国内外的文学及学术作品都很了解,此外,他还与许多当时的文化名流来往密切。这样的经历不仅让他见多识广,同时也让他洞明事实,从而发表了很多读到的见解,例如
《中国研究》是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现已出版22期,本辑为第23期。多年来,《中国研究》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为全球中国学界的交流和沟通搭建平台,促进中国研究领域的日益精进。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审稿制度、编校制度,并拥有较为固定的编辑团队;同时该集刊拥有固定、有特色的栏目,且每期均有鲜明的
《游走于中西之间:张西平学术自选集》收入张西平教授避选的30篇论文,大体反映了他在几个学术研究领域从事跨文化与比较文明研究的成果。自20世纪张星娘、冯承钧等前辈开创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术界不断推陈出新,成果显著。张西平教授的这本论文集反映了这种历史进展的一个侧面。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等单位协办,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中推广的公益性读书活动。自2009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十年来,读书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两篇诗作,1951年发表于《川西说唱报》上。当时大学生发表作品,极为少见。这两篇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第二部分是1975-1990年参加《汉语大字典》编纂工作期间,任编委时写的学术论文,对字典编写很有指导意义。一些文章被收入辞书学论文集。第三部分是许嘉璐教授主编文白对照《十三经》和《诸子集成》时
学院借鉴书院制模式,设立“匠心学堂”,围绕“通识教育、生涯教育、实践育人”三个环节开展人才培养。“通识讲坛”邀请各学科专家讲学,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极大地提升了学子的人文素养、通识能力。本书收录的演讲稿,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精神资源。
本书收入辜鸿铭英文写就的、汪堂家先生翻译的《尊王篇:一个中国人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欧洲文明的看法》《清流传》《春秋大义》《张文襄幕府纪闻》《读易草堂文集》。
本书分为抒情文学主题及意象研究;复仇、悼祭文学主题研究;武侠文学研究;文学主题学及其研究历史;小说母题及其跨文化研究5编,收录《中国古代乡文学主题》《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概观》《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柳意象》等文章。 《中国当代名家学术精品文库·王立卷》收入作者自选论文28篇,分为五编:1.抒情文学主题及意象研究;2.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