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ZX07102-003)”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高原山地生态与湖泊综合治理保护”丛书之一。本书总结了高原湖泊滇池流域大调查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了面源污染的产生量、入湖量、污染负荷产生输移规律,分析了面源污染负荷
本书为“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丛书卷III上册,共11章。本卷报道了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化学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气氧化性的定量表征与化学机理开发,大气HONO垂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新粒子生成和增长机制及其环境影响,液相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范围广泛,涉及长三角、
本书是一部关于利用经济作物玉米实现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农田土壤边生产边修复的研究成果专著。在简要介绍了农田污染特征和相关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本书系统总结了作者及其团队针对中轻度污染农田土壤开展的修复用大生物量作物筛选、重金属/石油烃单一及复合污染修复机理、土壤中污染物的活化与增效修复技术、基于玉米的边生产边修复应用示范等方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从污水处理厂技术与工艺管理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污水水质指标与检测、物理处理、活性污泥处理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化学处理、污泥处理等内容,包括技术工艺的原理和特点、运行方式、工艺参数以及注意事项和存在问题等。本书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自学及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是作者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研究”(2019ZDIANXM07)的科研成果,结合重庆市气象局12年蓝天保卫战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污染防治野外科学试验的实践经验,参考、借鉴、吸收四川、上海、北京、天津等部分省(市、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实践成果和有关大气物理、
本书由水环境监测概况、水环境污染的监测、基于水环境污染的水质生物监测体系、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监测系统研究、水质环境典型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研究、智能污水处理监测系统设计等部分组成。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 面临的*威胁,采取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仅能带来能源、粮食、 环境和人体健康等多重效益,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与 可持续发展。《巴黎协定》所确立的控制温升不超过2C甚至低于1.5C 的全球长期减排目标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共识,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温室 气
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可行性评估与实践路径
本书为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本书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