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板桥水库自动化改造,从方案设计、系统组成、功能保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包括系统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水情遥测预报调度自动化系统、大坝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等内容。
本书是一部志书。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系主要排洪入海河道,发源于太行山,流经晋、冀、鲁、豫、津四省一市。1958年3月,农业部、水利电力部共同组建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局史(1958-2020》采用纪事本末体,按照时间顺序分时段记述漳卫南局成立、撤销、恢复过程及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典
本书针对当前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变化、水库库容减少、黄河上中下游河道冲刷能力降低、黄河梯级水库群水资源多目标利用之间的矛盾竞争关系愈加突出等问题,基于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模糊集理论、统计学理论和二维Copula理论等理论方法,采用数学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适应新的水沙条件下的黄河梯级水库群多维协同调度模型、方案和评价体系,
本书内容包括:第一篇介绍了水利信息化系统的概况、发展历程、建设特点、发展趋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了水利工程一体化综合管控技术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了水利工程一体化管控的关键技术。第二篇介绍了水利工程一体化管控系统设计和应用,包括设计原则、系统的层次划分、现地监测监控系统、通讯与网络系统、安全体系、数据中心、业务应
本书介绍了水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水力与电力如何转换、水力发电如何走进千家万户等内容。全书包括五部分:河奔海聚——奔涌的能源、砥柱中流水力的蓄势、水旋电掣——水电的生产、“电火”行空——水电的输送、不负山河——水力发电新技术及应用。
本书收录共有87篇论文和31篇摘要到本,分为5篇,包括工程水力学篇、环境水力学篇、生态水力学篇、水利信息学篇和摘要篇。相关研究成果在促进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科发展、完善水利水电与水生态工程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本分册为《水利史》,简要记述了历史时期(远古至1949年)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历代水利建设的成败得失,以及水利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景观等的关系,展现水利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影响。
本书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水电和河流动力学;(2)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3)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4)近代测试技术;(5)工业流体力学;(6)海洋与大气动力学;(7)传热、传质、环境;(8)水动力学基础研究;(9)其他与水动力学有关的边缘问题。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高水头大流量泄流建筑物消能防冲安全技术研究、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洞掺气减蚀新技术研究、泄洪雾化影响预测方法及防护措施研究、新型抗冲耐磨材料研究、泄流结构流激振动及灾变过程监测系统研究等。
本书涵盖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模块,从总体结构到流程设计,从数据采集到人机接口、事件、报警、功率调节、后备保护等,从时间同步系统、同期系统、电源系统到网络安全防护、安装调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