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Cisco2911路由器和Catalyst3750、Catalyst3560、Catalyst2960交换机为硬件平台,以实验为依托,以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从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全部内容,涉及网络基础知识、路由技术、交换技术、远程访问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四个领域,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访问和IOS基
本书是根据通信类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编写的。全书的设计思路是以各个通信工程专业的具体工作流程为主线,按照通信工程勘查、设计、绘图、概预算编制工作流程,采用"模块+任务"架构组织教材内容。全书共五大模块,17个任务单元。每个模块均设有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书中多处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浅出。本书既有基本
本书共9章,分三个层次。第1章是本书涉及的基础理论,第9章是针对多输入—多输入的新号与系统分析;对于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第2章介绍时域分析,第3~4章介绍变换域分析;对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第6章介绍时域分析,第7~8章介绍变换域分析;第5章介绍连续时间信号离散化和离散信号的连续化恢复,是连接连续、离散信号与系
《线务工程(第3版)》分四大模块,第一模块通信工程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通信工程概述、全塑通信电缆、光纤光缆和相应技能训练任务或项目;第二模块为通信工程基础建设,主要有架空工程、管道工程、防雷防静电接地和相应技能训练任务或项目;第三部分为通信工程施工,主要光缆施工准备、光缆敷设、电缆工程、光缆工程和相应技能训练任务或项目;
本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相关数学基础、分块循环矩阵和分块Toeplitz矩阵的计算、两种典型的图像复原算法、基于全变差的图像正则化复原算法、Bregman分裂算法及其应用、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复原算法、变指数函数空间在图像复原和增强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
本书共分十一章,第1章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和应用;第2至4章分别介绍了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特性,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级数(DFS)、z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第5至7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序列之间的转换过程(即信号的时域采样与重建),离散傅里叶变换D
本书是国家职业教育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之一。全书选取四个典型的RFID技术应用项目作为载体,每个项目独立成体系。项目一选取智能RFID图书馆系统,项目二选取低频RFID智能门禁系统,项目三选取高频RFID智能卡消费系统、项目四选取超高频RFIDETC系统。四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选取上,为了简化设计,突出重点
本书内容包括现行UHFFRID系统体制解析、基于CDMA的RFID课题研究解析、码分射频识别的技术内涵、码分射频识别的体制优势等。
《信息与编码理论》重点介绍信息论的基本知识,以及常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技术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全书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信息论基础、信源编码、线性分组码、BCH码和RS码,以及卷积码。本书面向工程应用的需要,在介绍了信息论基本概念和必要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常见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物理意义和实现方
本书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归纳了“程控数字交换原理”课程的知识要点,并配有相应的习题及解答,具有学练结合的特点。本书每章分为“知识点”、“大纲要求及考点分析”、“重点内容归纳”、“本章习题及解答”、“本章测试”五大部分。附录中设计了四套综合应用题,以加强对各章节重点内容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书中所有习题均附有答案。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