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本质上是属于以“控制总量”为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是运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采取减排的有效措施,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探索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控制碳排放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确立了缔约国中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和减排义务,同时设计了排放贸易(ET)、联合履行机制(JI
《痕量金属的环境行为:区域与城市污染(英文版)》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之一,是作者在痕量金属污染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选取主要与背景因素有关的区域性痕量金属污染案例和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痕量金属污染案例为对象,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其污染的成因过程、制约因素、演化趋势和污染物行为特征
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控决策体系与应用
后京都时代,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是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之一。经济总量第二和货物贸易额全球首位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厘清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计算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技术缺口比率并分析其特征,对出口贸易、效率和经济水平等三者的协调发展做绩效评价,有助于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附录提供规范
全球变暖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碳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中国是世界上*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而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持续上升,成为中国碳排放量较大的省份之一。为了缓解上述问题,2009年,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
污灌区盐渍化农田汞污染及安全利用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用手册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砷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存在形式、危害;砷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固化稳定化安全处置砷污染地块技术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砷污染物技术应用;广域砷污染地块植物修复技术等。可供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是作者在总结近年来实施的砷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项
本书的重点是为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角度,给决策机关及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学提供实证性研究依据和教学内容。尝试去分析面对环境危机而引发的各种社会心理,比如焦虑、恐慌、怨恨、冷漠甚至应激反应;尝试去将环境危机引发的群体行为作归类研究,并搜寻实际的案例;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引发环境危机的原因,并最终在心理学大框架的指导下,从
“十二五”以来,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挑战,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本书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间碳排放权初始分配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促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升省级区域碳减排的效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生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