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四十年从教为艺生涯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整理汇集。内容涵盖理论研究、实践思考、艺术评论、文化随笔,涉及艺术学、设计学、民艺学、手艺学等学科范畴。其中,《设计论》《设计的时代》从设计学基础理论出发,揭示设计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民艺学论纲》《民间工艺学》《手艺学导论》,是作者对中国艺术学本位理论研究的“三部曲”
本书主要是对手工艺展开系列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现状与批评,二是工艺与文化,三是是治玉与审美。现状与批评部分,主要是工艺美术批评的基础知识,当代工艺美术批评的现状与工艺美术现状的批评;工艺创作与文化部分,从手工艺的时间性、材料观、创作观以及与工艺相关的哲学文化角度展开研究,叙述传统审美维度下的创作观念,面形手工艺
本书共6章,包括品牌形象的基础知识、CIS概述、CIS的设计原则、CIS策划与VI设计、VI设计手册的编制和品牌设计经典案例,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方面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多维专业视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宏观地理解CIS的内涵,启发学生对企业形象视觉传达常规形态的观察和感悟,提高其形象设计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本书对扇进行艺术赏析。扇不仅是引风、消暑的工具,还是文化底蕴的承载者。文人雅士喜欢绘制扇面画,考究制扇工艺,再加上扇子携带方便,一直是文人们的怀袖雅物。扇文化是了解画家、诗人等文人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书主题是向读者介绍中国漆器。从漆的源头开始讲起,详细介绍漆的种类、成色、质地,不同类型的漆在传统器物上所代表的意义。漆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丰富的文化意味,不仅代表着古代的文化习俗、象征,还是日常生活的器物,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物件。
本书在梳理吉祥图案历史渊源、分类原则、构图方式以及用色规律的基础上,对植物类吉样图案、动物类吉祥图案、人物类吉祥图案、器物类吉祥图案、文字类吉祥图案等,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本书立足于科技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大背景,从新的视角阐述对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进行论述,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工艺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设计等方面,构建工艺美术复兴之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工艺美术3.0、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工艺美术教育的思考、工艺美术的设计之道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可持续经济理念的不断渗透,中国奢侈品后市场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伴随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奢侈品鉴定师职业日益稀缺。本书通过发掘世界奢侈品品牌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展现传承至今的经典款式,梳理由中国专业奢侈品鉴定师总结的数十个产品真假鉴定点,帮助读者建立从品牌人文精神到
本书分为VI设计的基本知识、VI设计的构成要素、VI设计的实训三章,内容包括:VI的基本理论、VI的种类、VI的设计原则、VI的发展趋势、VI的设计流程、VI基本系统设计、VI应用系统设计、VI手册制作等。
本书突出设计艺术史由于其外延所指有别于以往的工艺美术史,许多设计艺术史书籍纳入了科技史内容,有时“造物史”这个术语与设计史也确实混同难辨。但是,“设计艺术”实际上仍然是一个艺术设计的概念,“艺术”二字是使此设计区别于彼设计如机械设计、电路设计等等的关键。张道一先生曾精辟地阐述过“设计艺术”与“艺术设计”两个术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