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在资源环境紧缺的约束下,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并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日趋恶化的客观事实为研究背景,从理论视角总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环境规制之间存在的
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元为基准评价单位,运用现行的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案(2008年版)和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价方案(2016年版),对宁夏全区在2006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间断面的资源环境状况分别进行质量评价、空间分布评价、承载力评价、开发适宜性
《撬动环境管理ISO14001:2015运用指南》内容简介:2015年9月15日,在历经3年修订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1:2015)正式发布。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ISO14001:2015新版标准的深度解读,指出其与2004版的修订之处,给出各行业操作运用的实际案例、企业运用时的常见失效点及注
本书是一本探讨生态技术与和谐社会关系的学术著作。本书以和谐社会建设的技术支撑为旨归,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实施出发,讨论生态技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作用。生态技术是对工业技术的超越,是对古代技术的辩证复归,是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因此,生态技术的内在逻辑使得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部位,是我国*拥有三大自然区的省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同时,甘肃省分属黄河上游、长江上游和内流河流域,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在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中,甘肃省处于核心位置,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
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第十三卷)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蓝本,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本专著以海岸带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生态优先保护、陆海统筹、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按照“驱动力-压力-承载力-状态-响应”的结构主线,构建海岸带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提出指标量化和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为评价对象,构建反映区位生态环境特征的北部湾经济区海岸带环境
《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针对实践中亟须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我国33个区域中心城市(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及生态城市建设较好的青岛市和深圳市)为参照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参照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典型城市的标准,运用相关方法,从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