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杂志第一期于1907年12月20日出版发行,1908年12月20日出版发行第九期,总共发行九期。刘积学任主编,张钟端为总经理,曾昭文、李炯斋、余诚、潘印佛、王传琳、刘师培等人负责撰写、组稿编辑和发行。杂志重要撰稿人: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作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苏曼殊(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革新派的文
拥有儒家价值的范导,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无懈可击,但失去儒家价值的范导,却注定了我们的生活会一无是处。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正在悄悄滋养,想要成就一项事业,就要充满韧劲地挺住,把它苦苦地熬成传统。《思想的浮冰》为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的最新力作,希望与读者分享自己致力于复建清华国学院以来的所思所虑。书中文字在在流露出刘东在现
2004年以来,南怀瑾先生在上海、海南等地对知识界、工商界、传媒界作过五次重要讲演,内容包括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走向,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代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商经济的关系,现代传媒业对社会和文化传播的责任,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品格修炼和读书养性等方面所作的思考和见解。《南怀瑾讲演录》收入的这些演讲,浅显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豪华装典藏本)》中还收入6篇我为前辈及友人著述所写的序言,读者或可从这些序言中看到我思考问题的路子。为什么我特别关注中国的经学?盖“五经”(或“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是夏、商、周三代重要的历史文献,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之中,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我为什么特别关注儒家?
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每章研究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各章均分为七部分:全章提要、相关案例、核心价值理论、应用所述理论分析第二部分的案例、经典作家特别是儒家和传统文化有关论述、思考题、参考文献。全书行文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史论并茂,极具趣味性和可读
珞珈讲坛编委会编著的《珞珈讲坛(第7辑)》收集了王蒙、二月河、陈国恩、陈洪、尚长荣、邹元江、冯天瑜、宋镇豪、万献初、韩永利、徐水生、陈勇、沃尔夫冈顾彬、林崇德、麻天祥、黄钊、何卫平、谢宇、单霁翔、陈望衡、斯科拉等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名人在武汉大学珞珈讲坛或在海内外著名讲坛上的精彩演讲,并付诸出版,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能
本书收录2012年作客“华大讲堂”的裴长洪、保育钧、龚维斌、张铭清、李君如、汤锦台、张宇燕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中国经济形势、民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道路、闽南文化、国际环境等热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书中还收录了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
本书分政治编、行政编、基本法编、法律编、经济编、社会编、文化艺术编、历史编、教育编、文学编、语言翻译编和综合编12编,汇集了一众学者于2008~2011年间在澳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论述与评析,充分体现了澳门学术研究所具有的鲜明本土化特点、实践导向特色。其研究范围之广、涉足问题之多、分析之深,均有助于我们全面解读澳门近
科学人文书系:谁在让子弹飞
《赵仲牧文集(第三卷):符号分析和语言分析卷》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符号学的几点思考、符号学视野中的语词、诗句及其审美形式、民族电影的符号学解读、符号学、符号美学和心理美学、符号与美学、语言和事象哲学、语言构成中的六重关系、语言与诗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