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共同开展云南文化事业建设项目——红河传统竹编工艺提升项目,在结合两所院校的不同特点和优势的条件下,借助现代设计观念和市场产品需求,进行竹编工艺设计提升、产品开发、制作营销、传承推广和人才培养。本画册是对该项目的阶段性总结,涵盖了红河传统竹编工艺及相关产业环节、竹编
本书是一部剪纸作品集,收录作者20多年来创作的200多幅剪纸作品,分为“庆祝庆典”“草原风情”“农民圆梦”“锦绣花瓶”“团花锦绣”“人物肖像”“生动窗花”9个部分,用剪纸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本书是国家民族文字资金资助项目。内容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图案的图典,利用蒙古族图案跟蒙古族文字有着相似表情达意的特点,将近千张蒙古族图案进行分类整理,明确其寓意,并按照蒙古族图典的体例进行开发和编撰,利用小程序检索平台及使用功能将其数字化整理,最终形成可查阅、普及、检索、使用的智能化数字化蒙古族图案图典。
该书《丹丘瓷萃》将台州窑具有代表性的200余件陶瓷图像汇编成册,以系统地梳理与展示台州窑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台州窑陶瓷研究的最新成果,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学术空白,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与学术价值。
本书为此次展览集结作品的图录。该活动得到了全国茶器具界艺术家的热烈响应,100余件参展作品分为以下这些种类:茶器、水器、花器、香器材质有:陶瓷、竹木、金属、大漆。参展作者来自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些作品展现了一幅立体的红色文化与茶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相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器具风景长卷。本书的出版具有一定
本书对黔南民族剪纸的地域性特色,以及延伸出来的相关传统工艺,展开了一系列乡土民间美术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我们试图以多种视角考察剪纸艺术及与之相关的服饰、生活用品等造物设计制作的生活原生环境,通过对田野考察收集到的剪纸图案研究,剖析民族剪纸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探究由此扩展的生活物品及其生产设计过程
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传统金属工艺再研究、首饰花丝工艺的历史沿革、珠宝首饰花丝工艺原材料、首饰制作基本工具和设备、珠宝首饰基础加工工艺、常见珠宝首饰花丝的种类、珠宝首饰花丝工艺的基本技法和流程等。
潘鲁生先生收集了很多与虎相关的民艺作品,并把它们集结成册。本次以台历为载体,集合潘鲁生先生近年来所有以“虎”为主题的民间艺术收藏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将丰富的虎形藏品,汇成一本“虎”俗日历,每一页都是民艺的精华。在对中国民间艺术进行研究、保护、推广和传承方面,潘鲁生先生做出了突出贡献,艺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很高。表现潘鲁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概述;视觉的形式法则;点、线、面、体构成;基本单元形与骨骼;平面构成及其应用;设计实践中的平面构成。
在历史记载的漫长岁月中,蒙古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独有的宗教信仰与本土文化中生长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造型艺术花蕾。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工艺美术传统造型不仅表现出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而且充分展现出多元化和持久的生命力。该书主要从蒙古族工艺美术传统造型的历史演变、蒙古族工艺美术传统造型的主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