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葬》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沙葬》所记
《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像》内容包括现代中国的文学、半部学术史,一篇大文章、新教育与新文学、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以及中篇:现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百年、大学之道、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现代中国都市研究、“五方杂处”说北京、城阙、街景与风情、长安的失落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慷,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然而终付排印者,写印已屡,
聂石樵编选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王汝弼卷)》主要收录了王汝弼的《乐府散论》。这部《乐府散论》首先对汉魏晋南北朝乐府的产生、演变、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与先贤不同的新见解。对此书的写作目的:“是在想进一步探讨一下乐府诗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不是作选注,因此所论篇目不限名篇。…&hell
本书收集了沈家本生前留世的著述,其中内容涉及政治、法律、历史、文学、经学等各个领域,文稿字数近千万字。
《秦宣自选集》收录的文章并未按发表的年代顺序编排,而是按专题编排。由于涉及的专题较多,加上受篇幅的限制,因而每个专题大约只有3__4篇文章。在整理这些文章过程中,除对个别文章作了一些必要的删减和修改外,基本上保持了发表时的原貌。
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庄子》文学的艺术特色、漫谈中国佛教的一些特点、关于尼采美学的几个问题、青铜文明与殷墟青铜器、动物考古学揭密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京剧旦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晚清北京的戏曲改良与女子教育。
《文津演讲录之8》收录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承办的“文津讲坛”讲稿10篇,内容涉及中国史、文学、艺术、经济等领域,主讲人金正耀、厉以宁、常沙娜等人均为各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将其讲稿辑录成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论语》中的为人之道、当代儒学范式、古代墓室的壁画、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问题、中国哲学精神、《庄子·天道》篇解读、《本草纲目》的英译版与中国的文化复兴、“清”的意蕴和价值、传统礼仪的现代意义。
《中华魂》杂志自2003年第2期起,开辟《忘年交书简》专栏,2007年3月曾将已刊出的50封书简结集出版,书名即为《忘年交书简50封》。截至2010年6月,又刊出书简38封,现结集出版,题为《忘年交书简二集》,奉献给亲爱的读者,并以此纪念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20周年。《中华魂》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刊物。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