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史学家阿兰·科尔班承袭于年鉴学派,倡导感性史研究,并擅长以叙事手法叙史,进入生动的历史现场。在本书中,科尔班以19世纪法国为观察时空,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激发的欲望形式变化入手,把披着“法式制度”和“规制主义”外衣的公娼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了卖淫行业给女性带来的各种苦难,另一方面围绕卖淫所涉各类主体的关系
本书关注欧盟机构的问责制问题。本书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对关于欧盟政治架构的三个一般性议题——跨国民主、民主赤字和机构平衡原则进行再审视。第二章关注欧盟的行政决策权力。第三章关注欧盟的立法机构,对欧盟立法机关的功能碎片化进行论述。第四章对欧元区债务危机期间欧盟的决策过程进行具体的考察。第五章为结论章,对本书的观点进行总结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本书通过对“代表美国政治情绪的主流”的十二位著名人物(包括托马斯·杰斐逊、安德鲁·杰克逊、约翰·卡尔霍恩、林肯、西奥多·罗斯福、威尔逊、富兰克林·罗斯福等著名政治家)的评析,从思想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对美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政治传统作
本书“总报告”以“欧洲艰难应变步入关键期——2023-2024年欧洲形势与展望”为题,在俄乌冲突延宕和巴以冲突重燃的背景下,重点分析欧洲如何应对形势之变、化解重重困局;“分报告”着重从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对外关系以及中欧关系的维度,对2023年欧洲形势的变化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专题报告”关注2023年欧洲发生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因“社会交换理论”闻名于世,本书是他构建理论框架的奠基之作。在书中,霍曼斯根据丰富的庄园租役簿、管理账册、法庭案卷、文学作品等原始资料,通过土地、家庭、庄园和节日四个专题,详细考察了十三世纪英格兰村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环境、个体意识与群体行为、身份类型与依附关系,并特别关注了家庭结构、婚姻模式
В.О.克柳切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史学家。《俄国各阶层史》是根据他于19世纪80年代在莫斯科大学的授课内容整理而成。本书所述俄国阶层史,上溯罗斯国家建立之初,下迄1785年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颁布特权书状以前。俄国古代社会的阶层划分极其繁杂,概念含混,是研究俄国史的一大难题。本书从俄国社会各阶层形成的政治和经济根源
本书为《欧洲福利制度史(七卷本)》丛书的第二卷,以西欧中世纪为研究时段,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分析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起源、发展与形成的特殊路径,以家庭保障与社会组织救助之间的互补搭建起西欧中世纪福利制度的框架。本书从宏观角度解析了中世纪社会保障制度中物质利益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相辅相成,从而揭示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福利体系是利益驱
《南亚评论》是四川大学南亚研究系列丛书,以南亚现实问题研究为主题,中英双语学术丛书,计划每年出版2本。本书是该套丛书的第二辑,收录了八篇南亚相关问题研究的新成果,主要包括印度洋及周边海域、南亚经济文化社会,还有南亚问题研究专著的评析,专业性强,学术价值高。
《南亚学》(SouthAsianReview)是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主办、北京宸星教育基金会资助、商务印书馆出版、姜景奎教授主编的综合性学术研究集刊,每年出版两辑。本刊以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为支撑,发表与南亚相关的高品质学术成果。选题聚焦南亚及相关地区的语言、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区域与国别问题等,稿件以原创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