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本市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绘的技术要求,满足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基本需要,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本市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绘和相关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维护和应用等,其他数字地形测绘在条件相同时可按照本标准的要求执行。
本书共7章。第1章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量原理”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第2章介绍“测量原理”课程的3个实验;第3章介绍“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5个实验;第4章介绍从测量原理、最佳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评估等方面设计安排的综合实践课题,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第5章
本书对GNSS/INS组合系统数据处理及GNSS/INS高精度精密定位测姿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全书共7章,前3章介绍了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卫星与惯性组合系统的基本理论,后4章则介绍了精化组合系统函数模型及随机模型的各种新方法。
计算机地质制图与应用课程是地质基础理论课程与油气勘探制图工程实践的桥梁。根据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地质研究工作需求优选相关软件,精选教学知识点,针对性设计实验项目,确保学生花费最小时间代价学会计算机地质制图,并能分析描述图件所含地质意义。本书首先分析了地质制图的类型和特点,建立了地质制图成果的评价标准;总结了地质变量与地质
本书分为室内实习和地形图野外应用实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地图数学基础、地图数据源、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及其应用、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数字制图等。具体内容包括:地图阅读和地图图面配置、地图投影的判读、地图投影变换、地图比例尺的制作等。
本书共7个项目,项目1为数字测图认知,介绍了数字测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数字测图的硬件(全站仪等)和软件(SouthMap等);项目2数字测图的准备工作,介绍了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和全站仪、RTK图根控制测量;项目3地形图外业数据采集,介绍了全站仪和GNSS-RTK外业数据采集;项目4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方法,介绍了大
本书基于开放的OpenGL平台,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从点线面、颜色开始,介绍了图形变换、三维建模层级,逐渐过渡到三维,以项目形式让初学者通过绘制旋转地球、太阳系、植物和三维地形及其渲染来构建三维地理可视化内容。
本书首先从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对航空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后,进一步阐述了航摄资料的要求、航空摄影像片的基本知识等内容,为后文的阐述奠定了基础。其次,本书对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像片控制测
本书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据产品研究了卫星钟的性能分析及精密钟差的建模预报与时间传递等,改进了常用的钟差数据预处理方法,同时提出新的钟差预处理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实现了对不同卫星钟差产品质量的评定,构建了卫星钟性能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星载原子钟物理特性、周期性变化与随机性变化特点的精密卫星钟
本书以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地图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原理的需要和地图制图的基本技术方法的应用为宗旨,在写作上力求概念准确、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既强调基础性,又强调创新性和时代感,按地图编制的要求进行内容组织以地图数据的获取采集、加工处理分析应用、地图制作输出为主线。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地图学、地图的数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