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的主要研究进展与管理模式》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环境污染物与健康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已有的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深入凝练而形成的。《环境与健康的主要研究进展与管理模式》对不同环境介质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学、毒理学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并介绍了国际上环境
董文福、傅德黔、景立新、唐桂刚等编著的这本《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方法研究--基于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工业CO2排放统计核算与监测实践、重点工业行业CO2排放源、基于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CO2排放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火电行业CO2排放统计核算、水泥行业CO2排放统计核算、钢铁行业CO2排放统计核算、重点行
室外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待在室内就安全吗?究竟能用什么方式有效净化室内空气?科学研究证实,家具、地毯、窗帘、建筑材料都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包括甲醛、三氯乙烯、氨、苯等。一些污染物可能会引起头痛、感染、皮肤发痒、嗜睡、恶心、易疲劳等不适症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书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5年系统研究的实证成果,分析室
《PM2.5与环境(精装)》围绕题目《我国PM2.5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健康气候影响》展开了针对我国PM2.5的详细介绍。首先,从大气颗粒物及PM2.5的简介入手,描述了PM2.5的粒径分布、来源特征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性质,
自1996年以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数量高速增长,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重特大环境事件高发频发。2005至2011年,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环境污染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特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呈高发态势。从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爆发、松花江污染事件
本书主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来源和类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对农药残留量的限量标准、农残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等相关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外在环境影响着健康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认同。如果说中国的风水学说是在玄而又玄地臆想空间的神奇,那么,国外现代新兴的跨专业学科建筑神经学将风水与科学、现代医学等紧密联系起来,从科学的角度探究空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
《碳交易制度研究》从全球视野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我国开展碳交易的重要意义;从理论层面研究了碳交易的本质和制度特征,首次提出了包括“3项核心制度,2个支撑机制,1套外围体系”的碳交易制度理论框架,并建立了用来研究不同交易模式下交易规则处理方式的碳交易主体关系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建立碳交易制度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和需要考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会同安徽省气象局组织编辑出版《同呼吸共奋斗--大气污染防治知识读本》(由方降龙主编),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使不同知识背景的广大读者尽可能地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消除人们对大气污染现象的误解与误读,号召全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来,从而真正
辽河流域是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三河三湖”之一,“十一五”以来辽河流域的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宋永会、段亮主编的《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基于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体系,包括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方法、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软件、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申报平台、水污染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