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特征驱动的图像处理是近年来视觉信息处理领域发展的趋势。小波等经典图像处理方法忽略了高维数据的本征几何结构特征,并不是适于图像数据结构的视觉最优图像处理方法。因此,为了改善各类图像处理算法的效果,必须从图像数据的本身结构特点出发.根据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结合实际应用背景需求,设计真正适合于图像数据特征的图像处理算法。程
《宽带阵列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理论与方法》重点内容是:(1)以信号重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型阵列信号处理的模型;(2)信号源数目和波达方向联合估计理论与算法研究;(3)信号源数目和波达方向联合动态跟踪算法研究。全书内容既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作者多年从事该领域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与创造性工作的梳理和总结,是一部关于
《信息论与密码学》概念清晰,推理严密,论证细致,对每部分内容,都展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全过程,并将基础和应用并重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信息论与密码学》分6章,介绍信息论和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在信息论方面,引入给出信源和信道概念的联合概率空间,并由此给出离散信源的数学模型,介绍信息量、熵和信源编码;给出离散信道的数学
本书以程控交换、ATM交换、MPLS交换到软交换的技术发展为线索,对现代交换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介绍程控交换技术和MPLS交换技术,简述移动交换的技术特点和ATM交换的基本机理,并简要介绍软交换技术、IMS技术和光交换技术。全书内容分为10章,包括交换技术概述、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程控交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路与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采用模块化的内容结构,共分7个模块,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互感与理想变压器、信号的频谱分析、瞬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与信号实验。本书内容全面,紧密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实用性强,模块1~6均配
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交换的核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网中各种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全书共分11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交换的产生与概念,以及各类交换技术的原理与其发展过程;第2章讲解了交换单元及其网络;第3章阐述了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第4章叙述了信令系统;第5章介绍了C&C08交换机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中的主流技术,被誉为21世纪最有应用和市场前景的十项技术之一,因其应用广泛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彭力等编著的《无线射频识别工程实践》结合自主开发的RFID实验研发平台,详细阐述了在主流工作频率125kHz、13.56MHz、900MHz与微波2.4GH
《通信原理与技术简明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通信原理和相关的通信技术。全书分为两篇,共17章,内容包括: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PCM调制、增量调制、数字复接与SDH、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调制传输、差错控制编码、数据通信与通信网、通信终端;接入网技术、无线个人区域
本书论述对随机信号的统计分析与处理,除了重点介绍统计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外,还对所需预备知识作了概述并把阵列信号处理作为应用加以介绍。
本书从功能定位入手,强调各相关系统的综合统一规划。在声场设计、设备选型、器材搭配、安装调试、验收测评、工程竞投标和标书制作各方面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音响工程中会涉及的视频系统以及舞台灯光系统做了介绍。